美文网首页
公司金融—4)IPO抑价

公司金融—4)IPO抑价

作者: 成长之路_启航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07:06 被阅读0次

    什么叫IPO打新呢?即认购新股,买一个刚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去二级市场交易,IPO第一天,你打新的股票一般会有一个暴涨

    过去,我们经常会看到上市第一天,新股的股价翻好几倍的现象。后来,我国的A股设置了一个上限,股票第一天的涨幅不能超过44%。即便有了这样一个上限,一些新股也可能会连续几天都涨停,最后股价翻了两三倍甚至更多。

    如此看来,打新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难怪这么多人都愿意去打新。只不过,打新的中签率非常低,很多人说,打新其实就跟买彩票一样,赢的概率非常小。

    IPO第一天暴涨的情况,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基本都发生过,这种现象 ,我们管它叫做IPO Underpricing,或者叫做“IPO抑价”。

    作为一个打新的人来说,当你打新成功,你中签了,你当然非常高兴,因为你稳赚不赔。但是,对于那些卖股票的人,那些早期的创业者、早期的投资者,他在二级市场要卖他的股票,就相当于把钱放在桌子上,给买股票的人分掉,它实际上是企业的一个损失。

    IPO抑价的问题:

    1、IPO抑价知多少;

    2、理解IPO抑价的三个维度。

    什么是IPO抑价

    比如说你去打新成功了,这只股票的发行价是10块钱,第一天收盘价是12块钱。我们假设这个第一天收盘价就是这个股票的真实价格,那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第一天其实从10块钱涨到了12块钱,我们就认为它有20%的抑价。

    在IPO上市第一天,它的收盘价也有可能会低于它的发行价,我们管这叫做破发。像第一天破发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说像万达、小米、爱奇艺,它们在上市的第一天都出现了破发的情况。

    从统计数据上来讲,IPO在第一天绝大多数都是上涨,所以,平均的IPO抑价都是很高的。

    据统计,美国的IPO抑价平均是18%;英国,它的IPO抑价平均也有将近18%,德国的IPO抑价更高,会有25%。

    相对来说,越不发达的资本市场,它的IPO抑价会来得越大。比如说像韩国,它的平均IPO抑价第一天是75%,马来西亚平均是104%。我们中国的IPO抑价平均超过140%,也就是说你今天打新成功买一只股票,它的价格是100块钱,等到第二天,它就变成了240块钱。所以,难怪这么多人愿意去打新。

    阿里到美国去上市,它第一天股价就暴涨了38%。中国的百度,2005年去上市,它的股价暴涨了到354%。我能找到这个全世界最疯狂的例子,是1999年在我们国家上市的四川圣达,IPO第一天股价就暴涨了835%。这些惊人的数字,毫无疑问对于我们这些打新成功的人来说,是非常高兴的,身边一夜暴富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企业的创业者,企业的早期投资人,比如说像VC,那么,其实这么高的IPO抑价,他们是不高兴的。这对于他们是损失。

    所以,有一句很恰当的话,英文管它叫做打新的IPO抑价,叫做money left on the table,什么意思?就是“留在桌子上的钱”。就是相当于我作为卖股票的人,作为创业者,作为早期的风险投资人,在IPO的时候,我把这么一大笔的钱留在桌子上,任由那些打新成功的人把它们分走。所以,IPO抑价其实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损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打新呢?相信你可能会说,唉,那很可能是投资银行给他们定价定低了呗,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定价错误。那么你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些上市的公司,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小企业,客观上讲,我们都对它不是很了解,具有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对吧?媒体也不会去关注这些企业,也不会去报道这些企业,金融分析师也不会去关注这些企业,也不会给它们发布相应的报告。

    因为这些企业是首次公开发行,我们并不知道它真实的估值,你没有一个参考的价格,可以帮助我们来给它定价。种种原因,给这些IPO企业定价是非常难的。

    也不能完全说是这些投行定价错误。

    因为如果是定价错误的话,它实际上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你很难相信一个遍布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一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已经在50多年,我们持续不断地看到各种各样的IPO抑价,这是一个定价的错误。

    同时,你也想一想,那些投资银行家,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他们在这个行业里边摸爬滚打几十年,有了非常丰富的业界的经验,而且这些人掌握着很复杂,非常科学的估值模型,他对企业进行了很详细的尽调,他们也有很好的专业的知识。所以,你很难想象,这么一批最优秀、最聪明的人,能够持续不断地在犯一个定价的错误。

    所以,我们看到的IPO抑价,很难说它是因为投资银行有定价的错误。

    IPO为什么会抑价?

    第一个理论,叫做“赢者的诅咒”。这个在英文里有一个词叫做Winner’s Curse。那么,赢者的诅咒的理论,它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它的一个前提是,市场上有两类投资者,一类投资者就是所谓的机构投资者,比如说像一些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还有一类的投资者,我们可以理解成小的个人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真实价值,我们个人投资者其实并不了解,但是,那些机构投资者,因为他们是大投资者,在这个市场已经摸爬滚打很多年,是市场长期的玩家,所以,他们对这个上市公司的价格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好,现在我们都一起去打新,结果突然有一天,作为小投资者的你,突然接到你的经纪人的电话,说祝贺你,你这次打新成功,你中签了,你能够买这个公司1万股。那么,这个时候我要告诉你,大概率事件,你已经被“诅咒”了。

    什么意思?它的逻辑很简单,为什么我们作为手笔不大的个人投资者,我们能够打新成功呢?恰恰是因为那些机构投资者,那些大的投资者他没有打新这只股票。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打新这只股票呢?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只股票的定价过高,他能够看到这只股票的真实价格,他发现这个股票定价过高的时候,他就压根儿不会去打新,因为他知道这只股票上市以后一定会跌。

    而我们这些小的投资者,没有任何的概念,反正是个IPO就去打新。一旦你打新成功,对不起,大概率事件是你去买了那些“坏”的股票,也就是定价过高的股票。说白了,就是你出价过高。这个其实就是“赢者的诅咒”的概念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太多“赢者的诅咒”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像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标王”,对吧?我相信你可能听说过,是广告的一个竞标。你看像这些标王,1996年孔府宴酒投标,豪掷3100万,拿到了“标王”的称号。2015年,翼龙贷花了3亿7000万才拿到这个“标王”。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到现在二十多年,你看这些企业,其实事后都发展得不是特别好,从“标王”变成了“倒王”,就是因为它们花了太多的钱在标王的竞标上,没有把这些钱用到它的技术研发、产品的更新和企业的转型当中,导致了最后从“标王”变成了“倒王”。

    当你貌似可能赢了一个竞争,赢了一个拍卖,赢了一个竞标,但是,其实正是因为你出价过高,你才能赢了这个竞争,才能赢了这个投标。

    好,理解了“赢者的诅咒”的逻辑,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会有IPO抑价?我前面跟你说了,因为当我们这些小的投资者赢了这个投资以后,大概率是被“诅咒”的,所以,我们这些小的投资者就不愿意再参与IPO的竞标。那么你也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来竞标的话,这个IPO可能就会流产。

    所以,为了避免IPO流产,为了能够让这个IPO顺利地进行下去,投资银行就会故意把这个价格降得低一点,这样能够吸引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来参与这个IPO的认购。

    那么,这个就是为什么会有IPO抑价,也就是所谓“赢者的诅咒”这样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诺克教授提出来的,这也是所有解释IPO抑价之谜的第一个理论。

    第二个理论是1989年美国两位经济学家发明的,叫做“信号理论”。其实“信号理论”,在我们这门课第三个模块“公司治理”里,我也会给你进行详细的拆解,那我在这里简单把它的逻辑告诉你。

    “信号理论”它同样也假设有信息不对称,但是它和“赢者的诅咒”里边的信息不对称是不一样的。你还记得吗?在赢者的诅咒里边,它的信息不对称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不对称。但是,在“信号理论”里边,它实际上是企业的内部人员和我们外部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那它的前提假设很简单,就是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于我企业的真实价值,我未来的发展,我有私人信息,我看得到的这个信息。但是,企业的外部投资人员是不知道的。

    那么假如说我有好的信息,我觉得我企业未来发展会非常的好,我的估值、我的价值是非常大的,那我怎么能够把这样的一个好的消息传递给外界呢?你可能会说,这很简单呀,你去开一个记者招待会,或者你开一个股东大会,告诉你的新的股东,说我是一个好的企业就可以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不是非常好的企业,它也可以开类似的这样的股东大会,开类似的新闻记者招待会,说类似的话,对不对?所以,我们就很难区分出好坏两类企业。

    要想能够更好地和这些差的企业做一个区分,有很好的私人信息的这些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行胜于言”。什么是最好的行动呢?就是把这些真金白银放在桌子上,任由那些打新成功的人拿走。

    所以,“信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要点,就是企业故意把发行价定得很低,因为它把发行价定得很低,它虽然受到了损失,但是,它可以告诉外界,你看我未来发展非常的好,我可以承受得起这么大的损失。而我隔壁的这家公司,它未来的前途,它未来的发展不会很好,所以,它就没有办法承受这么大的损失。这样的话,我的信号才是可信的。说白了,这种企业就是有钱、任性,它传递的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我给你介绍的第三个理论,叫做“信息生产理论”。“信息生产理论”的前提和前面是一模一样的,也是企业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有信息不对称。但是,在“信号理论”里边,你应该还记得,它实际上是企业内部人员先行动,来发射一个信号,但是,在“信息生产理论”里边不是这样,它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你不有信息不对称吗?那你外部的这些投资者,你可以自己去收集这些信息,我们学术叫做“生产信息”。

    那你怎么去搜索信息呢?你可以去研究这个企业的报表,你可能去走访这个企业进行调研,你可以和企业的高管进行交谈,你也和企业的上下游进行沟通。总之,你是可以自己去收集信息,去研究这个企业,来了解这个企业到底好不好。

    但是,话说回来了,我们去收集信息都是有成本的,对吧?你去调研也好、去访谈也罢,你要有时间成本,要有财务成本,那谁会愿意做这个很高成本的事情呢?所以,它的核心逻辑就是,好,我现在的企业内部人员,我对我自己的企业未来有信心,我知道我是一个好的企业,那么,我就故意把我的股价定得比较低,我把这个钱留在桌子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给你,来补偿你做信息调研的成本。

    所以,信息生产理论,它的核心的逻辑就是,如果我是一个好公司,我故意把发行价定得比较低,来补偿外部投资人员信息收集的成本,以至于能够让他们搜集到的好信息,可以反映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所以,虽然今天我的定价确实比较低,但是,在二级市场上我可以享受一个更高的价格。

    像信息生产理论,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例子,你看现在有很多的网站、APP,它都搞一些低价的团购、秒杀、免费体验,那它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像大众点评它里边有霸王餐,也就是你吃饭不用花钱。那你参加这个活动的一个前提,就是你在体验完了以后,你必须要在它的APP上,写下一个详细的体验,对这个店有这样的一个点评。

    那么你想,它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一个方式呢?我们去一家店去体验,我们去写下点评,其实都是有成本的,要花时间,对吧?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好的店,我对我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非常自信,所以,我采取免费的方式,我来吸引你来到我的店里来进行体验,然后把你的这个经历来写下来。其实,这个霸王餐就是一个对你的补偿。那么,作为店家来说,我有没有损失呢?表面上看这顿霸王餐我损失了,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客户,在APP上写下了他们的经验和点评,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我这里来就餐,实际上我把我亏的钱又全都赚回来了。这个实际上是和“信息生产理论”的逻辑是非常吻合的。

    我刚才给你介绍了三个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了IPO抑价之谜。比如说像“赢者的诅咒”理论,它告诉我们的是,投资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IPO的竞标中来,它会故意地把价格压低一些;“信号理论”告诉我们的是准备上市的公司,它为了传达自己是一个好公司的这样一个信号,它故意把价格压低一些;“信息生产理论”说的是,准备上市的公司故意把价格压低一些,来补偿那些外部的投资者收集信息的成本。

    所以,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了IPO抑价之谜。

    听完我给你介绍的这三个理论,如果你是一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相信你可能会对IPO抑价之谜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不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你说我从来都不买股票。这三个理论其实也能够帮助你解释生活中很多的经济现象和生活现象。

    我们以前很多对IPO抑价的理解,实际上是有误区的。比如说市场上都会说,当IPO抑价的时候,这些发行人、创业者、早期的投资者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我们看他都觉得蛮可惜的,留了这么多真金白银在桌子上,任由那些打新成功的人分走了。

    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理论,我们就知道,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信号理论”说了,公司故意把价格压低,其实为了传达一个好的信号。所以,客观上讲,我们也确实看到,很多企业在IPO的时候也有不小的抑价,但是,它未来的股价发展得非常的好,比如说像谷歌、Facebook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司金融—4)IPO抑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fc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