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18)2023.12.19
早起继续听《灰雀》课堂教学实录的收获:一是先借助音形义、组词、结构分类识字,再看重点笔画、字形特点指导写字。二是“喜爱”贯穿教学全过程。先让学生质疑,梳理出问题的根源都来自喜爱,接着学习灰雀的惹人喜爱。再聚焦对话,揣摩人物复杂的心思,感受人物品质。然后回到“喜爱”。为何人物会有如此复杂的心里变化,因为喜爱。学习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引申到爱的方式不同,认识据为己有是不正确的爱,体会列宁是用温暖尊重的话语感化了男孩。三是把日积月累中有关待人的名言融入到本课教学中,形成闭环。
四是教师的语言真的很有魅力,轻松的点拨、小结确实对孩子思维和认知提升的关键点。如:1.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对灰雀的喜爱,他们喜爱灰雀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弄清了喜爱,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2.对话简单,内心世界不简单。通过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我们认识了善解人意、会教育人的列宁;天真、知错就改的男孩。3.内心不一样,语言表达就不一样,列宁有自己的说话表达方式,男孩有自己的心思和语气。4.揣摩人物内心,用朗读表达心思和语气。5.爱有很多种方式,有的是尊重、爱护、欣赏,有的是据为己有。
反思:1.学情决定教学效果。课堂实践如果像预设的这样完美我反而很满足,但是学情是决定是否能按预设完成教学的关键一环。因此,看似对课堂胸有成竹,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2.好的问题决定学习效果。孩子提问的质量需要指导,孩子的思维还不会抓整体。3.好的引导能化解教学障碍。如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在引导启发下,孩子们逐渐找到感觉了。4.时间关系,有一个问题没有了解决。
隔壁班的今年刚入职的年青老师来听课,说:“上的好有深度,我自己都没有理解这么深,我也想上出这样的语文课。”我说:“就是费时间,不过,把善解人意、知错就改写在课本上,背下来,依然是抽象的,没有理解的知识学生都不能迁移,是无用的。”[哇]
王荣平老师的朋友圈里发了“早安读书会1,内容是朱永新老师的《家庭藏书是家庭教育的宝藏》,赶紧转发到“彩虹花新父母学习群”,又发了打卡圈二维码,平时有两位新父母坚持打卡,最近增加到四位。
阅读了新网师推文《熊纪涛:从落聘到特聘——未来教师特质的自我修炼之路》,摘录了几句话。其中有一句我也想用行动践行:为了成为深度思考的教师,我就借助写作来思考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生阅读引导、教师备课、教师素养等问题,一一写成文章发表。
修改演讲稿,发现原来的文稿逻辑都不通,明白了学生习作结构问题的原因。还是写作目标不明确,不是写有所指,而是为写而写。借助关键语句写一段话的训练需要继续深化。果果获奖的事例我和李老师都提到了,思考后我果断决定放弃,另选题材完善,成全她人是一种美德。
晚上阅读《活在课堂里》——课堂,在即兴中创作,在试错中完美。1.教师一生最有价值的收藏品是课堂作品。2.要养成作品创作完成之后的自我反思与追问的习惯:此堂课的这一作品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我生成了什么?再生了什么,以及更新了什么?3.洋溢着自由精神的课堂作品,创作者会打破对教学腹稿的依赖,让理性的自我守着目标,同时耐心地频频试错,静候即兴发挥的自我,朝它一路冲过来,创出一节节课堂的杰作……
第八次作业已经有老师交了,加油!
晚安,世界。[月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