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到3月21日,在为期六天的时间里,我就做了一件事,92式手枪射击。接触手枪射击应该是应该是在2014年,当时在特种作战学院进行任职培训,手枪射击作为多种武器射击的一种,当时对精度射击并没有特别重视,当时更注重类似于CQB的射击方式,距离一般都15米以内,靶子以身靶居多,虽然对射击速度要求很高,但是在实弹检验的情况下,你慢一点没人会说你,这和电视上看的差距很大。所以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射击的水平。
到部队之后,手枪射击打得并不多,特别是前几年,基本没怎么打,记得有一次比武,需要自己将分解的枪组合起来,自行压弹射击,很遗憾那一次我没有打出一发子弹。除了这次印象比较深刻外,好像也打过几次,从来也没有总结过,反正就是有时能及格,有时会脱靶,自己也没怎么重视。
从18年开始,我们单位手枪打得很多,作为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武器,大家切实都在好好练,但18年我留守,19年我大部分时间在机关帮助工作,基本没有怎么打,所以说我的手枪射击还停留在特别基础的阶段。
今年年初,在一次手枪实弹射击考核中,我居然两次10发子弹全部脱靶,这个结果切实有点超出我的预想,我知道我手枪射击不行,但是不知道已经不行但这个地步了,在25米这个距离上连续扔10块石头,砸中靶子的机会也不可能是零啊!
于是从16日开始,我随营到射击场训练,连续三天,特别想打好,却怎么也打不好,五发子弹总是要脱靶两发,打到我几乎绝望,我在想我是不是永远打不好,即使是从概率的角度看,打这个多,至少也能出现一次拿得出手的成绩吧。但显然事实不是正态分布,不该发生就不会发生。
单位成立补差队,作为我们营唯一的代表,我戴上防寒面罩的同时又戴了一个口罩,这个曾经的特种兵,现在的侦察兵,手枪都打不准,还补差,这样的想法,大多存在别人的心中,别人口中说的,大多是,这怎么打不准呢,手握枪不要太用劲,准星和缺口的平正关系要找好,瞄准下八环等等。每一个人似乎都是高手,都可以当老师,从16号训练以来,不少于10人给我当过老师,我可以肯定的说,他们讲的我都认真听了,他们让的我都认真做了,但说句实话可能都一直是在铺路,今天训练完,领导说一个带兵人,不是你自己训练又多优秀(不说多优秀,至少要良好吧),而是随便给你五个人,你应该能把他训练到优秀,如果这么衡量,那么训练我的不下10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者我们当前的训练真是怎么样。
不是巴结领导,领导自然在这10个人之中。周二晚上听了领导一堂课,领导讲手枪射击就是“实”,握枪要实,“直”手臂要直,“靠”大拇指靠在枪上,“离”食指尽量离开枪面,“正”准星缺口要正,“挺”手腕要挺,“稳”呼吸击发要稳。总结十分精辟,但理论都大同小异。
领导讲完理论之后,19日,组织了一次实弹射击,打了10发弹,一次4发,一次3发,射中的弹也是满靶飞,我也不知道为啥,唯一的收获,应该是在激光辅助器材的帮助下,我知道我击发很不稳定。
20日一天,我并没有什么事,我在网上把我能找到的和手枪射击有关的东西全部找来认真研究了一遍。发现一个问题,什么是正确的射击姿势。
这是一个多么基础的问题,顺便说一下,我之前采用的射击姿势,也是在网上看到的,主题是利用长枪的瞄准原理,前后脚贴腮那种(自己起的名),我自己打不准居多。
手枪射击姿势,脚的站立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平行站立式,一种是前后站立式,一种是向左站立式。其中以前两种更普遍。握枪的姿势大概是四种,一种是四指包四指,一种是手掌托弹夹,一种是左手环绕支撑手腕,最后一种是单手。再加上各种不确定的动作,比如膝盖微弯,小腹微收,弯多少,收多少叫微,有人低头,有人仰头,头该如何,手上动作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什么握着鸟不飞不死,控住枪不摇不晃,太多太神,有些表达,我只能画个圈圈代表。因为语言表达不了你的生动。
我不否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些时候不同的姿势不同的方法不一定就不好,但是当他不好时,你是否有一种放大让他好,这值得每一个带兵人反思。不要用你的优秀强加在别人的劣势上,也许有时你在别人眼里啥也不是。关于我现在手枪射击的动作,下文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