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
从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长大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草原,因此在心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对茫茫草原的憧憬。万幸的是来到内蒙之后马上见到了朝思梦想的草原,并且在后面的每一天的行程中都从来没有离开过她的怀抱。
所谓的草原景点莫日格勒草原蒙古部落,似乎并没有激起我们多少的兴趣,反是后续的各景点之间的移动,几乎无一不是在草原的海洋中徜徉,极大地调动起大家的兴致。旅游大巴载着大家在草原上奔驰,窗外的草原,无边无垠,彷佛永远没有边际,连续三到四个小时车程下来,你会发现你依然身处于偌大的草原之中,行驶其间的车辆随着丘陵地带的起伏上上下跌荡,时而爬坡时而下坡,彷佛一叶扁舟似的。
窗外的草原,好比一幅没有尽头的绿色绸缎,微风吹起,蓝天白云下吹起一道又一道的皱波。有时候,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或一条河流蜿蜒曲折于草原之上,然而由于汽车速度太快,还没有来得及欣赏就忽地马上向后退去,更别说拍照留下她们的倩影了。饶是如此,我还是抓住机会,拍摄到了不少难得的绝美画面。
虽然不是秋季,但是可以看到牧民将收割好的草打捆堆在原地,远远望去,我多少次以为是放牧的牛羊。
有时候,导游会主动地让汽车靠边停下来,大家下车一则送送筋骨,缓解长时间(景点之间的车程动辄4小时)坐车的劳累,一则可以停步驻足好好地欣赏大自然赐予的无边美景。不少人都走下路基,进入到草原里去,很多的地方草的高度都超过一个成人的腰部,仔细看去发现其间也长有不少就不出名字会开花的植物,有紫色的、灰白色的、黄色的、褐红色的,采上一把,拢在一起,丝毫不亚于花店有意而为之的花束,清新自然,散发出一股清香。一次停车之后,我和另一个游客,顾不得草籽将自己的腿脚扎得生疼生疼,登上了附近的小山坡的顶端,说是顶端,其实当我兴致冲冲来到顶端之时,却发现它的后面远处又出现了一个个更高的坡来。从汽车行驶方向看,广袤的草原好比WINDOWS桌面风景(摄影师Charles1996年拍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高价将其卖给了Windows公司)的横向无限展开版,而从左右车窗方向看去,在草原的纵深方向,由近及远同样呈现出无数个WINDOWS桌面风景。如此看来,茫茫大草原就是一个WINDOWS桌面风景的3D版本了。
绵延不绝的草原之上,完全不是只有草的存在,在满洲里地段,看到不少高大的风车建立其上,由于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和煦的微风中随风缓缓转动。在其他地段,也看到有小型工厂,或是成片的油菜地,现代化工农业痕迹偶有所见,所幸尚自非常稀少。其他植物种植区的颜色迥异于绿色大草原,比如油菜地多呈浅黄色,仅视觉效果上来说,客观地说,在绿色草原的映衬下,尤见美艳。
从额尔古纳市赶往满洲里,一路沿着国境线乘车向西直行,恰好坐在车的右侧,透过窗户向北望去,额尔古纳河对岸俄罗斯的山丘建筑清晰可见,不由得在心里生出无限的感慨来(详见《额尔古纳河》)。
当然,蓝天白云下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更多的则是可以看到或多或少的一群群牛羊,白色的、黑白相间的、褐色的、灰色的,悠闲自在的啃食,点缀在广阔的绿色之间,好比一幅又一幅恬静优美的画卷。这时候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歌曲《春天里》所唱: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我把埋在,这春天里......
心想,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草原里!
撇开边境禁区的栅栏之外,依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同牧民之间各自围场间的围栏。这些围栏,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辽阔的草原上了,到今天这些围栏几乎遍布草原上的每个角落,只不过五十年的时间。这在草原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是很短的一瞬间。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是非平衡性的,每年草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当年的降水量。内蒙古草原的年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非常不稳定,降雨量的变化会给当地植被带来变化,很难预测哪个地区明年的草长得好,哪个地区不好,因此牧业的流动性非常重要,只有流动才能充分地利用草场资源。牧民世代相传的游牧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这个地区生态规律的深刻理解上。动的游牧方式对于易遭破坏的高寒腐殖土的草原地带是最适应的生产方式,体现着游牧民族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上个世纪90年代,沙尘暴来势凶猛。当时很多人对此的解读是“沙多了,是因为草少了;草少了,就是因为羊多了”,这是生态平衡系统的典型假设,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我们给出的药方是通过围封转移,以减少牲畜量。围封转移在草原上的具体表现就是由水泥桩和铁丝编织成的网围栏。但是近20年在网围栏推广的地方,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现实。网围栏对于迁徙的野生动物构成一道人为的屏障,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也因此遭到破坏,比如黄羊,是一种年复一年迁徙的动物,以前它们以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高原上自由来往,但是建成北京到乌兰巴托的铁路之后,铁路两旁的铁丝网挡住了它们的迁徙之旅,不少迁徙中的黄羊奔跑到铁丝网下,听着铁丝网另一端同类的呼唤,竟然奋不顾身地冲向铁丝网,不少黄羊活活挂死在国境线的铁丝网上。放牧路径单一,牲畜来回踩踏,导致草原斑秃状沙化,有限的放牧半径内,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牲畜普遍出现缺素症。凡此种种,非但没有缓解草原退化的趋势,反而导致了部分地区草原退化的加剧。
放牧不是草原上唯一的生产活动。直到上世纪70年代,草原面临的最大冲击就是开荒种地。饥饿的历史记忆让人们走到哪里都迫切地从土地里索要粮食,并把草视为农田的天敌,去之而后快。开荒对于草原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科尔沁从草原变为沙地就是典型的一例。今天,在草原上一道道围栏和定居的房屋图景中,我们看到的仅是乡土农业社会中对家的概念和对土地的理解。
WINDOWS桌面风景照拍摄地如今也已变成了一家酒厂,同样的角度当眼中的景象已和当初迥然不同。今天,开矿、建电厂、太阳能、风能、网络各种活动同时出现在草原上,农业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这些进程交织在一起,快速席卷着今日的草原。首先应该想想,如果有一天,草原彻底消失了,全部变成了农田、工厂或者城镇,牧人全都变成了农民、工人和市民,我们将得到什么?又将失去什么?未来的草原会是大河浩荡,还是黄沙漫漫?是故乡,还是梦乡?也许,这是对我们整整一代人智慧的挑战。
草原的保护与发展没有一剂万灵药,我们需要超越以网围栏为代表的简单思路,深入生态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尊重本土智慧与地方知识,从而才会在实践中寻找出改善牧民生计、守护生态平衡的切实之路。
参考文献:《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9期 照片:因为绝大多数照片都是在行驶的汽车里拍摄,所以很多照片或水平度把握不好,有些歪斜(貌似大多左低右高啊,惭愧惭愧);或是镜头近处的景色都模糊了(彷佛狂风吹过似的);同时不少照片还有窗户玻璃划痕的轻微印迹,敬请谅解。
系列游记:
草原之旅:概要
草原之旅:海拉尔要塞
草原之旅:草原畅想 (本篇)
草原之旅:使鹿部落
草原之旅:额尔古纳河
草原之旅:中俄友谊桥
草原之旅:根河湿地
草原之旅:满洲里街景
草原之旅:满洲里国门
草原之旅:呼伦湖
草原之旅:就餐
草原之旅:交通
草原之旅:住宿
草原之旅:其他
2012-08-07
梦里草原
水美草壮(远处的山峰就是俄罗斯境内了)
(远处的山峰就是俄罗斯境内了)
我就是从这里想起WINDOWS桌面风景来的
被我(远处坡顶的那个小点点哟)征服的草原高坡
和草原零距离接触
边境禁区,栅栏那一侧是禁止入内的(远处的山峰就是俄罗斯境内了)
栅栏旁竖立一个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不得进入边境禁区 (远处的山峰就是俄罗斯境内了)
草原是多姿多彩的
牛群在湖边 湖的另一侧就是俄罗斯
草原上的草堆
草美水美(远处的山峰就是俄罗斯境内了)
宝葫芦谭如翡翠般镶嵌在草原上(远处的山峰就是俄罗斯境内了)
多姿多彩的草原
近处的是牛,远处的是羊
和它们相比,我们真的是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呢,不是吗?
二马
草原上也是有狗的,地洞里还有老鼠呢
怡然自得乎?
远山彷佛披上了绿色的绸缎
草原 森林 青山
从草原里看草原
有山有水有草
那黄色的记得是油菜或许是麦子?
清澈的根河蜿蜒流淌在草原上
草堆
奶牛
奶牛
草原风车
WINDOWS图案的前世
WINDOWS图案的今生
更多照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