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611/a3ec41fa7ac56281.jpg)
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回望过去,看看这个月的收获与得失,才算在某个点上定格了时间的存在。
这个月每天坚持做的事,首先是大礼拜和听雪师的早直播。大礼拜在诸位师兄的建议参考下,由最初的一百零八拜,改为做够半个小时,数量基本稳定在一百四十个。刚开始每天做够一百零八拜时,还暗自高兴过,听了各位师兄的分享,才知道这只是基础,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多多益善。人只有突破固有的思维,才能成长地更快,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雪师在早直播中,除了共读好书,更多的是跟读者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大家提高认知,这份发心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不是我们听众的坚持有多难得,而是发声人的坚持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存在。雪师一直强调,做好当下,改变从自身开始,不要在意身边的环境。当我们人人都能这么做时,环境自然就改变了。
坚持做的还有读《真心》实修偈颂和诵读两经。基本上上午读实修偈颂,中午诵读两经。虽然很多时候还是不自觉地陷入世俗享乐中,但习惯的形成帮了大忙,总能在固定的时间生起警觉,做当下该做的事。
没能好好坚持做的就是读书和静坐。读书还好点,早起能坚持每天读上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虽然时间不长,但坚持下来也算有所收获,《佛陀的智慧》已经读了三分之二。即便读完后记得的内容不多,但对自己来说也是突破,先有坚持读的行为,才能谈及其他。其他空余时间读书就有点敷衍了,可能还是定力不够,很少能专注深入地读。
静坐更是不堪回首。每当晚上想静坐的时候,起初是杂念纷飞,杂念不飞了就陷入昏沉。后来在伙伴们的建议下,不再陷入对静坐的执著,能静就静,实在静不了就那么坐上一段时间,回避手机的干扰也挺好。就这么坐上一会儿,还能回想起一些来不及处理的事情,也是一种收获。所有的行为,都要找到它的乐趣,否则怎么能坚持做下去呢?
相比之下,每天的反省就有些流于形式了。到了那个点,经常感觉没内容可写。主要原因还是不能很好地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有对自我的执著,有太多的顾忌。这个慢慢来吧,先把习惯养成,接受当下的自己,享受这个改变的过程。
静下反思的时候,才知道思考的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忙忙碌碌地过完一天,实在不想再花时间去总结当天的得与失,就这么糊糊涂涂地过了一天又一天。少了对生活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就少了那份明白。
停下匆忙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欣赏一下沿途的景色,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自然。如果所有的归途都一样,为何不让过程更丰富、更明白呢?
(2023年11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