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嫺分享《儿童教育心理学》阅读复盘笔记——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教育

美嫺分享《儿童教育心理学》阅读复盘笔记——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教育

作者: 美嫺 | 来源:发表于2023-11-29 16:27 被阅读0次

《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这样写到:儿童有追求卓越的天性,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

我们可以读到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但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父母,根本决定不了孩子最终要走的路,甚至因为父母的过度干涉,孩子反而走不好自己原本要走的路。

这一点,我真的深有感触。

咨询师的身份,让我有更多机会和爸爸妈妈们沟通,然后发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

孩子越大,父母的无力感越重。

就像我自己,女儿一路长大,我的心路历程也在一路变化。

从信心满满,到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给她更好的托举,到现在默默陪伴孩子一起学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发展。

有人说,父母的认知,是孩子发展的天花板。

给不了孩子更高的起点,就少一些限制,多一些信任和支持,让TA们拥有去闯一闯的自由。

真正毁掉孩子的

不是教育压力,而是情绪压力

美嫺看过一位心理博主分享的故事:

孩子刚上高中时,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太好,在回家的路上和TA聊天:

“爸爸,老师说这次成绩不好的学生,以后可能考不上好大学。”

“所以呢?”

“我有些担心,爸爸,你也会担心、会觉得我很差劲吗?”

“会有一点点担心,但不至于焦虑。

首先,你的未来,并不在别人对你的评价中,而在你自己的行为中。

其次,我们能控制努力的过程,比如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背牢每一个知识点,仔细做好每一道题。

但是,我们控制不了努力的结果,比如你努力学习了,但可能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

所以,你只需要做好每一件努力的小事,至于结果,既然它并不可控,那就不需要太过关注。”

这样的对话,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重复一次。

父母是孩子最初始的信念,TA们会反复通过我们的反馈,去获取爱和安全感,来一遍遍确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对孩子的指责,实际上只是暴露了父母的负面想法和压力。

焦虑未知的结果,本身就没有意义。

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能心怀着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便能无所畏惧地一路向前。

但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经常会过度焦虑:

孩子的成绩有一丁点退步,就直接预判孩子一定未来堪忧;

孩子偶尔一次在学习上心生倦怠,马上如临大敌,觉得孩子以后要过得水深火热了;

孩子但凡表露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定性TA不听话、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但其实,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时,往往会自动开启“防御模式”。

一旦这种程序被快速启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便会只剩下“战斗或逃跑”,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产生的杀伤力只会越来越严重。

这也是很多孩子,小时候看起来听话懂事,可一旦到了青春期,仿佛一夜间变了个人一样,突然开始叛逆,让父母觉得非常陌生的原因。

其实说白了,是孩子的力量和意识随着年龄成长了,父母的“施压”对TA们不起效了而已。

所以,能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彼此间的相处状态一定是放松而自如的,确切地说,是父母的情绪内核极其稳定而强大。

我们或许想知道为什么医生养孩子都比较佛系,老师养孩子却比较严厉?

因为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

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孩子,长大都得去改变世界。

父母的状态,就是孩子的状态。

父母的过度焦虑,产生的情绪压力,才是压垮孩子的真正凶。

成为站在孩子前方的引领者,而不是只做躲在孩子身后的纠错官。

父母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

才能真正破除教育焦虑

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曾分享过这样的观点:

“我们很多的父母,完全可以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但在孩子的精神、灵魂引导上却捉襟见肘。

满足不了就会不安,不安就会担心,担心就会焦虑。

但其实什么事都会焦虑,只是把焦虑的点浓缩在了孩子的学习上。

很多父母看似有很深的教育焦虑,但其实TA们焦虑的不是孩子,而是自身无法给孩子提供更高层次的引导。”

而解决这种焦虑的方式,没有捷径,只能是父母快速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

应试教育哪里都存在,压力也会伴随每个人一生。

‘显性的压力’普遍存在,但孩子身边的陪伴者,给孩子的‘隐性的压力’,才是孩子焦虑,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给孩子增加内耗,而是提升自己,用自己做榜样,帮助孩子减少内耗。

一个热爱学习,始终在成长的父母,自然不需要天天盯着孩子写作业,因为孩子都在有样学样。

父母只有做好自己,孩子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美嫺特别喜欢一位育儿博主妈妈分享自己的经历:

33岁成单亲妈妈,一边读博一边带娃,47岁重新走进校园,从一名英国博士转专业去挪威求学,攻读科技大学硕士。

而她一直不停下脚步,使劲“折腾”的原因,来自于她心中的最大信念:

“每次新征途遇到低谷,我都靠着学习成长充实提升自己,慢慢走出低谷。因为我希望自己成为女儿的榜样,让她以后遇到挫折时,也可以不放弃,坚持前行。”

每个孩子,最终都在走父母的路上。

很多孩子的失败,来自父辈低层次认知的指导和纠缠,这会导致孩子一生的梦魇和内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父母,是救赎孩子一生的智慧所在。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阅读复盘笔记。

我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相关文章

  • 美嫺的学习收获

    坚持学习科学的方法,一起培养身心健康的小学霸。第四节课后《引导孩子良好的考试心态》,美嫺的复盘: 美嫺的三个...

  • 读懂孩子的心理,才能读懂教育

    推荐阅读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 学习重点: 1、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 2、 什么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3、 如何...

  • 每日分享打卡第3天

    日期:2019.02.24 天气:晴 今日阅读书名: 《儿童教育心理学》 《西游记》 《绘画心理学》 陪孩子阅读绘...

  • 不要让孩子把拒绝成为缺乏自信的屏障

    今天阅读了《儿童教育心理学》,其中谈到很对孩子的懒惰行为其中是逃避的反应,跟大家分享其中观点。 有些小朋友经常把“...

  • 美嫺笔记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 美嫺学习感悟和收获: 1、亲子阅读很重要,那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为孩子朗读绘本呢? 美嫺的建议是...

  • 每日分享打卡第2天

    日期:2019.02.23 天气:多云 今日阅读书名: 《儿童教育心理学》 《生命数字全书》 《西游记》 陪孩子阅...

  • 吴春燕|儿童教育心理学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必要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从孩子的行为中看到背后的心理动...

  • 202010复盘、202011计划

    一、10月复盘 1.阅读 【阅读主题】个人成长—心理学 【计划阅读】31本 【实际阅读】31本 【输出笔记】31张...

  • 美嫺学习笔记——情绪化表达VS表达情绪

    美嫺学习复盘 情绪化的表达和表达情绪,这是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习惯了情绪...

  • 201912复盘、202001计划

    一、12月复盘 1.快速阅读 【阅读主题】个人成长—心理学 【计划阅读】31本 【实际阅读】31本 【输出笔记】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嫺分享《儿童教育心理学》阅读复盘笔记——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jf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