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条经验是我一直实战的,分享给你。
1、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其实有本书写了这个观点,很多老师也讲过这个观点,但我知道你肯定没做到。
因为我经常也做不到。我有时候也难控制自己放下读书的欲望,安心去写策划,有时候我也纠结到底是要做策划,还是看一本好书,还是去给学员讲作业。
反正都是要做的,但有时候也没有顺序。每一件都需要花很久的时间,有时候做了这件事,总想着另外一件同样也很重要的事。
所以,我后来学乖了。每天干活前第一件事,就是思考我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并完成它。
我发现,这样成效变得更好了。
于是,我顺便把手机壁纸换了,最重要的位置有两个字——专注。
想做的多了,能做好的就少了。每天干活前先想想今天一天最重要是什么,并且完成它。
2、接下来的30分钟才是关键
我读过挺多书的。一方面是因为职业需要,一方面是自己真的爱读。
但我有很多书真的读不下去。比如我前两年读《财务自由之路》时,就觉得这本书很难读,尝试了几次都阅读失败。
很难读一方面是因为是翻译本,很多地方口语化比较严重。一方面就是觉得前面很啰嗦,甚至有蛮多废话和鸡汤,我觉得这不该是理财书应该的样子。
但我还得读它。因为盛名之下,必然有这本书奇特的地方。
于是某一天我耐着性子,慢慢去读它,直到我读到一半后,那种为了坚持而读书的感觉没有了,我迫切地想要知道这本书讲什么。
因为里面有一些观点和数据已经能够打动我了。于是我很认真去把这本书读完了,又顺便读完了第二遍。
我不是向你推荐这本书,我只是向你推荐一个好习惯——再坚持30分钟。
说句良心话,大多数人涉猎好书的量还是太少了,不管是豆瓣还是知乎,都有好书排行榜,榜单里的书,很多读者都打了9点多的高分。
但你自己看的时候就发现,咦,没有这么神奇呀,然后你看了不一会就拿开了这本书。
实际上,你可能也错过了一本真正可以改变你思维的好书。我以前也是一样,很多好书前面看不下去,我就不看了,但现在我会有另外一个习惯,给自己加30分钟。
30分钟,你得到的,可能就是9点几分的真相了。
除了读书,所有的事情几乎一致。如果你写作,每天肯多用心30分钟,那结尾又不一样了。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集训社群,每天要求学员完成千字复盘,因为每天要认真打卡,所以很多学员就得认真去听课,这样一刺激,激活了打卡率,最终打卡率达到了95%。
这时候,我们开始知道,时间代表着希望。
3、减少信息源
这个时代信息太多了。
有黑的,有白的。有人在写社会黑暗,有人正能量满满,你如果都看,可能会怀疑天的颜色。
有人说写作好,有人说视频更有用,有人说不能贩卖焦虑,有人说没有人可以贩卖焦虑,焦虑本身就存在。
于是,你迷糊了,迷茫了。
看,我们身处这个社会,接触到的信息源太多了,太多了后导致我们不能有一个更好的判断——我到底应该做什么。
其实很久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焦虑,但后来我就进行了信息的断舍离,现在我轻松多了。
比如公众号,我从关注的一百多个号中,取关了90多个,现在我只关注了30多个博主。
因为怕视频号干扰我,我就在微信里关闭了视频号。
我从喜欢听很多课,变成了只听某几个人的课。
说真的,现在真的舒服太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听多了,选择就多了,看起来是好事,其实可坏了,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选。
于是你就什么都不选,然后就真的离机会擦身而过。
其实很多失败,是很无语的失败,就是这种,明明还没有开始,就想着无数种可能,然后被自己心里的答案杀死的失败。
你总觉得能或不能,但从来没有认真实践过。
很多失败,不是我们做错了选择,恰恰就是,我们什么选择都没做。
我宁愿你去做某件事情,哪怕它是错的。
所以,关闭一些声音,去认真做一些事情,显得无比重要。
4、请务必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
如果你做,你就认真做,并且你的内心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
哪怕,这个方法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但没有结果前,你内心也要相信是对的,那样更容易成功。
很多时候,我也是盲目带着这种自信,但这种自信确实给了我很多好处。
2018年时,我做鱼苗社群,有一个超级大咖前辈就不建议我深入去做,2019年鱼苗成型,他就更反对了,他认为这样的鱼苗没有意义,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大。
2020年了,鱼苗确实没有变得更好,但讲实在的,已经慢慢变成我想要的了。
打击听多了,但还是把鱼苗这个牌子慢慢做出来一点了。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会越做越好。
做事情的时候,一边做一边怀疑,就会带着失败的潜意识做事。就是,你会认为哪怕失败,也是正常的,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就真的很麻烦了。
我的建议是,可以保持自己对外界的探索,如果要做一件事情,也坚决地认为自己会越做越好,不要一边做,一边怀疑,自己不断内耗自己。
其实很多事,都是在于选择。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在于选择,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当你的收入不到百万的时候,很多选择,没有那么重要。
踏踏实实积累对的,或者错的经验,更重要一点。
当你已经小有成绩,每一个选择都是重要的,在你成绩未得到之前,更重要的还是去做一些让自己有真正意义上成长的事情。
你可以知道很多概念,但不要盲目的认为那些概念是对的,让你的生活去验证每一个概念。自己来体会,那些概念到底是对是错。
5、社群,是当今最好的综合学习场所
如果你今天花了钱,进了社群,只是为了听课,那这个社群,你报名后,最多得到20%的好处。
真正能够把社群学习发挥到极致的人,都应该把社群当成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学习场所。
社群产生的信息,让你认知突破。
社群成员的努力,让你努力突破。
课程导师的付出,让你运营突破。
社群成员的成绩,让你学习突破。
社群,本质上是让你在一群人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打破认知等综合维度的学习。
不信你看,大多数很牛的人,能够成长,都是借助社群这个工具,他们跟你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你把社群当成听课的地方,别人把社群当成综合能力成长的地方。
在社群,你看不同人聊天,其实就知道情商是怎么回事。
在社群,你看有人进步快,就知道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社群,你看有人拿奖,就知道努力大概是怎么回事。
在社群,你看老师们分享,就能够在认知上有所突破。
我最近办了好几个不收费的,但是门槛很高的私密性社群,综合打卡率一个是95%,一个是94%,一个是87%,都是每日打卡性质。
这群人的复盘和学习状态,远超普通人的学习状态,看他们打卡的作业,就是一种成长和兴奋,我觉得这才是社群学习的核心。
比如,我们举办的班中班集训,第一名的微蓝,就在今晚的颁奖仪式中分享,她已经拆解了40篇刘润老师的文章,同样是写作,为什么她可以越写越有深度。
你总是能够看到社群成员榜样,不同的学习方法,状态,甚至,因为你们朝夕相处,你对一些人的进步,更是观察的仔细,相处借力和学习。
当然,如果你只是来打个卡,我建议是,还不如把钱省着,去玩一玩吧,别浪费钱。
如果你刚好有社群(不错的社群)你一定不要当只会听课的学员,而是要从老师身上,学员身上学到更多东西。
社群即资源,如果你能利用得好的话。
它是一个好的圈子,也能结交到更多同频的人,更能在里面野蛮成长。
好了,就说这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