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人、事、物有自己的一些评价标准,当对方的所作所为与之有所距离,“为了你好”的助人心跑出来,不由自主地热情的张开嘴“提醒”,说出一套自认为或高尚或聪明的建议。
孰不知,如果对方没有准备好、内在不够谦虚、对我们并没有多少的认同度,那会怎么样呢?尴尬!!!关系变远。若遇到对方认真听完,表示接纳与感谢,那是人家有修养,懂尊重。
人的理解力、学习力真的是有区别,大至可分三等。
一等人是人格相对健康、成熟、精神力量强的人。跟一等人说话,可以直接,不用绕弯。他有承受能力,也有辨别能力,越直接,效率越高。
二等人外表自信内在稍微自卑,说话得尽量委婉,不能太直接,也不能说得太透彻,要留有余地,不然他们接受不了。
三等人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同时,往往工作和生活方面,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对他们说话呢,一定要客气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被欣赏、被重视,他们就会舒服顺心,对人好起来死心塌地。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说话太直接,指导对方应该怎么不可以怎么……他们可能会觉得太不给面子、太瞧不起人,做出过激的情感反应,较真、吵架,甚至动手!
中国人有句老话:一等人用眼教、二等人用话教、三等人用棍教。用在沟通上,只会适得其反!
“贵人语迟”、“君子讷言”。要想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在沟通方面,我们需修炼“管嘴功”,少闲话,多“管住嘴迈开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