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冲突是企业家精神面临的一大挑战。
飞艇的发展史最能说明这一点,飞艇为什么会败给飞机,这和价值观的冲突有很大的关系。
德国人斐迪·齐柏林发明了飞艇,他去世后,雨果·埃克纳接替了他的事业,立志要发展这一事业。
但他遇到了三重困难,首先是“一战”后德国人和战胜国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战胜国禁止德国再生产100万立方英尺的飞艇,这差点让埃克纳的事业烟消云散,后来埃克纳反复游说,最终让美国人同意他为美国生产飞艇,这才保住了他的公司。
其次是埃克纳与当时的德国领导人希特勒之间在价值观上的冲突,埃克纳曾公开批评纳粹党,招致了希特勒对他的反感,也让他的这份事业不可能得到纳粹当局的支持。
前两个困难,埃克纳都想方设法化解过去了,但最后他又遇到美国人与希特勒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埃克纳的飞艇采用氦气作为动力,当时只有美国有能力生产氦气。1927年,美国通过《氦气管制法》将氦气列为国家“战略物资”,规定氦气的出口必须得到商务部、内务部、国务院、战争部、海军和总统的一致同意,而且不能用于军事目的。
埃克纳在美国游说了一通,美国商务部长和国务卿都同意了,但内务部部长是一个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所以坚决不同意。
他向埃克纳提出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是让希特勒出一份书面保证,进口的氦气不会用于军事目的,这显然是不可能达成的。
后来埃克纳想过很多办法,他尝试改装飞艇,不再采用氦气,改用氢气,但氢气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他也没有放弃去拜访和说服美国内务部部长,但当部长问他“你是否能保证氦气不会被纳粹政府没收,用于非和平的目的”的时候,他又无法给出肯定的答复,他只能说,“我不能保证,事实上,你担心的事情也是我害怕的事情。”
最终,埃克纳只能放弃了他的这项事业,飞艇也就因此彻底退出了角逐主流航空器的历史舞台。
埃克纳的遭遇可能发生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家身上。
企业家始终面临来自国内或国家间的价值观冲突,这种价值观冲突有时可以直接毁掉一个企业,甚至毁掉一个产业,而企业家往往对此无能为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必须去直面和化解冲突,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市场的逻辑,因为市场的逻辑在很多时候其实也就是合作的逻辑。
历史上,有企业家因为价值观冲突而一蹶不振,但也有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不断突破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间建立起更多的共识。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商业的自然作用就是导致和平。彼此从事贸易的两个国家变得相互依赖:如果一个国家从买进中获利,另一国则从卖出中获利;所有的联合都是基于互相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