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生
时针指向了24点,我生生压下了脑海里的奇思妙想,告诉自己说,熬夜对身体不好,然后心安理得地躺在了床上,缓缓入睡。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脑袋里面一片空白,好像昨日里的在脑海里横冲直撞的小东西们,一下子全部安静了下来。他们很调皮,我越是想唤醒他们,越是找不到他们。最后只好放弃,开始了新的一天。
又是忙碌的一天,等再次闲下来,早已不记得之前想写的是什么了。
已经不止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了,但是我从没有在意过。殊不知,那些曾经呼之欲出的,急欲化成文字的家伙们,一旦压下,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使回来,也不是之前的他们了。
正如徐志摩所写的那样,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总是想,写作只是我的一个爱好,灵感来时便写,没灵感时也不强求。只是啊,灵感并不总是来得那么刚刚好。
不久前,期末考试期间,也许是因为越压抑的气氛里越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那个时候,灵感如春天的韭菜,一茬一茬地冒出来,可是彼时的我正忙着准备金融学概论和投资学的考试,三天两头地往图书馆跑。等考试结束,那丛韭菜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割掉了,连根都不剩。
我曾听一位以写作为生的作家说,写作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有灵感了,就得马上写下来。就算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也要立马从床上爬起来记录下它。“只是,本就容易失眠的我,写完这一篇文章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他说。当时我暗暗心惊,长此以往下去,不会神经衰弱吗?原来,写作也是一门高危职业。
所以我一直秉承着“不耽误我原本生活”的写作原则。可是,似乎就是这个原则,一次又一次阻挡了我把头脑里的幼稚思想变成文字的冲动。
翻开一次又一次灵感来临时我的记录,多半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我依稀还能记得当初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欣喜与激动,只是怎么也不能还原当初的情景了。
那种感觉,就好像很多年前我去了一个大院,隐约还记得那里的人的音容笑貌,只是再循着记忆去寻找的时候,发现四周早已高楼林立,再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个院子了。
怅然若失。
于是我开始试着,灵光乍现时,无论多晚,都拿出笔来记。可是一拿起笔,似乎就停不下来了。喜欢写作的人大概都明白那种感觉,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你把脑袋里的一切都随着墨水书写出来。写的时候,的确是一点都不困的,但等真的完成一篇让自己稍稍满意的文章,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
再次躺在床上的时候,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毫无睡意了。
结果,自然是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哈欠连天。
我有些犯难,不知该怎么办。
有人说,取舍要有度。
选了规律的生活,就要放弃记录下每一次灵感的奢望。
选了写作,就要时时刻刻用心去写,别怕它扰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可我却太贪心,两样都想要。
也许写作和规律的生活之间,的确有些冲突,但我还在努力寻找着它们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或许有一天,真的让我找到了呢?
毕竟,生命中总是充满惊喜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