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coco的新闻铺天盖地。对她了解不多,也并非我的偶像,看到推送的第一反应下意识的期望是谣言。点开一看,很遗憾。很多评论都透露出一个意思,想不到表面看着如此开朗的coco会是抑郁症,更想不到她会走到这一步。心中为她感到伤怀,也对抑郁症有了更多的忌惮。
想起身边距离最近的一个抑郁症,那是研究生舍友的男朋友的弟弟,听她说起的时候,那男孩已经吃了好几年的药,病情时好时坏。然而他的父母、亲戚都认为这是男孩不争气的表现,从来不以为这是一种病,唯有他的哥哥,睿智的待他看医生、吃药,鼓励他。当时对抑郁症还是很陌生,但依旧为男孩感到庆幸,庆幸他有这样一个哥哥。再后来,媒体越来越发达,很多社会事件都被快速推送至眼前,但自己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关注也就日渐减少。
叔叔曾经开玩笑的说:像你这样的人很难得抑郁症。究其原因,是我发自内心的想关注他人,关心他人。这些年,很多事我都深觉力不从心,但能做到的还是要不遗余力的去做。去年到今年更为明显的是,很多时候我要去汲取外来的能量,但同样的,很多时候我又要输出能量去照耀心中重要的人。也正因为这种境况,“有时,我们自己的光会熄灭,然后被他人的火焰重新点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那些点燃我们内心光芒的人身怀感恩之心。”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前段时间自我调整的时候,努力想跨过去的一个坎儿——如何让自己也变成一束光,去回馈点亮自己的那束光?另一个坎儿——如果让自己的这束光点亮他人时不至于用力过猛直接熄灭?因为我可以神奇的感知到一股力量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最佳的状态绝对是相互支持和鼓励,达到双双提升的境界。而大多情况犹如能量守恒定律,从能量多的一方涌向能量稀释的空间。还有一种糟糕的情况,负能量太过强大,交流之后两方都受到强大侵蚀,但弱的那方依旧感受不到好转的迹象。
情绪垃圾桶这个角色不是一般人可以扮演的,对自身情绪的掌控要求非常高,不仅可以化解他人,更能做到自我情绪调适。这样高的代价,就衍生出值不值得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能让你上心的必定是你在意的。当然,对那些不好好意的倾诉者,只能避的远远的,不给对方可乘之机。
网络上这几年对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普通人,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向阳而生;其次,对身边的亲友投去关怀,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提供友好帮助;再次,带着善意对待自己所遇到的一切。愿我们都远离抑郁,拥抱阳光!
阿淼写于2023年7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