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136/97469e0a81e34933.jpg)
陶渊明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古代圣贤们的励志桥段一点不比现在的鸡汤文少,偶尔喝喝还是很有作用的。至少对于重新规划生活的我又找到了管理时间、管理生活的依据。
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记得有人说过:有些人 的成功,赢在8小时之外。每个人都有梦想,能够实现梦想的人,一定是做事高效而又善于坚持的人。
如何在繁琐的日常中挤出时间实现个人成长?
如何合理安排好一天的任务,保持充足的精力达成目标?
如何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这些问题在我刷剧的时候、玩游戏的时候……也会萦绕在心头,关于时间,我曾经做过整理,时间规划太细致难免有些死板苛刻,无法坚持时会有些焦虑,到一定程度,索性放弃某些事情,比如简书的日更,我在坚持近两年的情况下,终因自己内心的这种焦虑而放弃。
基本的事情都没做好,就学所谓的时间管理理论,加上追求完美的习惯,总是产生做不好宁愿不做的想法。
时间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技巧,更不如说是一种觉悟和习惯问题。从去年六月到现在,几乎空闲时间我都躺在床上接电话处理单位的事情、刷剧和打游戏,以缓解压力和烦恼,而时间的消耗又增加了我处理问题的难度。
于是以今天为分界点再重新规划生活,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
记录日程,让时间可视化是管理时间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像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冰山下面的潜意识只有提升到意识的层面,你才能找到问题的原因。
自己还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的。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应该把这段时间具体安排出活动内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每天分配固定时间,比如:每天读书半小时、写作一个半小时。
长期坚持的事情目标务必定的低一些,再低一些,重要的是持续的坚持,直到养成习惯。简书的日更断了,不定期更新也有很多乐趣和新的收获:老友还在;新人辈出;钻贝的交易转到贝壳小岛上了,交易更便捷;每天在首页上看到又有一大批人纠结于是否要坚持日更、如何赚取钻贝。
再就是要管理好碎片时间。“大石头理论”认为,想把更多大石头、小石头、细沙放进桶里,应该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头,最后放细沙。碎片时间就是那些小石头和细沙,应该用整段时间优先处理“大石头”,也就是每天你认为的最重要的事,专注于20%最重要的事情,能实现80%的目标,要在精力最旺盛的高效时段处理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再用零碎时间安排“小石头和细沙”,不同事情采取不同的时间分配策略,把小事系统化,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
记录日程,让时间可视化除了让你更好地管理时间,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优化你生活的动线,通过缩短动线的距离也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
懒人多作怪。闲是万恶之源。如果是因为自己偷懒导致时间不够用,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所有时间管理的方法都无济于事。
记录日程,让时间可视化最后一个步骤要学会奖励自己。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回答对一个问题、好好吃饭了老师都会奖励小红花,想个名目奖励一下自己吧!
时间管理,就是管理你自己,管理你的内心,管理你的生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136/a9d15078bee5fe0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