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 读| 读书前的准备

2 读| 读书前的准备

作者: 惟之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20:42 被阅读0次

读书前的准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为什么要读书”

        “如何去读书”

        “怎么样才叫读书”

    这三个问题请书友们发心自问,待心中有了眉目再继续共读。


        常有一时兴起者搜罗起时下畅销书籍,或豆瓣高分目录,到手后如获至宝,一腔热血打算一字不落、从头至尾的细细读来。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废失去兴致的占大多数。读完不能理解书中义理,眼睛和字体只是路人,打个照面,回家关上门,再回想就不知曾是何颜面。更有大多数,一面眼睛哗啦啦的在字里行间跳跃,一面脑海放着私心杂念,突然想到还在读书,再定睛一看,不知刚才所看何物。那我们岂不是在这时间上白白浪费。

        读书做学问可能不是最终目的,而学问却在量变中增长。现如今快节奏时代,“一天一本书”比十年磨一剑更有吸引力,延迟满足感极大缺乏,更多的是“即刻满足”。我就要马上获得,要马上得到结果。继而衍生出很多机构的读书总结、代读等等。而思想的填充,终究没有经过大脑的抉择以及深化,碎片化的信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合,仍旧是一片散沙。聪明的人会利用知识进行归纳,经过二次加工成为自己的经验。但“聪明”和“智慧”并不是同义词。

         虽然你读起干货有极大的满足感,但它并没有成为你的经验。行动-验证-复盘-再行动,才能让“干货”成为适合你的技能。心灵鸡汤可以慰藉你失意的心,但它并没有告诉你行走的路,甚至闭口不谈你会经历万千险难而再度失败的可能。

       读书终究还是需要你“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读的”,由“读”到“用”,还需要经过思考的内化。如何把书籍的内容拆解被自己所用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一、为什么要读书

        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是用生活所感来读书,用读书所得来生活”。读了书,有了分辨力,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有了自己的观点就不会人云亦云。韵中有慧,文笔留香。读书就像吃饭,消化成无形的能量,融入我们的骨子里、血肉里、精神里。

        读书的意义,每个人不同,而我总结三点

      第一个意义是书是知识的载体,它承载着信息,我们在读书的过程就是在吸收经验的过程;

       第二个意义是让人真正的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盲信作者的言论不足以引起思考,当你阅读量增加你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见解,而你去选择观点的过程也是在思考的过程,而真正思考的能力则是一种辨别真假的能力;

        第三个意义是系统化,当你阅读量达到一定基础,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自然而然的会“物以类聚”的系统化。人的内涵底蕴也会由内而外散发知识的光辉,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以及条理清晰。

        而现如今读书者相较从前,大幅减少。一是时代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浮躁以及时间的匮乏,很难再去用心读一本书;二是碎片化的信息以及高阈值兴奋刺激让人思考的机会减少,填鸭式铺天盖地的信息结论让人直管接受,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动机;三是整体大环境的影响,试看你周围人还有几个在读书?

二、如何去读书

        你是拿来一本书细细的一字一句的品读还是快速的翻阅看个大概,你是带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去读书还是茫然不知所踪,你是不是读完并不记得读过什么内容?私下里看来,读书真是一门学问。简单的来看,我读书需要三个方式:

        1. 读书前带着问题2.读书中讲究方法3.读书后总结分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先了解方法方能事半功倍。在接下来的《谈读书》一文中会提及方法,我们将一起学习。在这里我推荐两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三、怎么样才叫读书

        建议大家读一下唐君毅《青年与学问》—“说读书之难易”章节。

        首先我认为读书不能抱有功利心,不是说读了就会马上得到应用、读书是一个构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我们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思维,去感受不同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来不断来磨合自己。

         进一步说,“读书”有三层次:一者,诵书,是指口念心不念,能够背诵或者熟知;二者,读书,是指能够归纳、分析,读出作者义理、思想;三者,念书,是心念的念,我们的念头能够想到书中所讲而在实践中印证。

        类比一个问题,“怎么样才叫会吃饭”,一个是供养身体,一个是供养精神。可以是市井小摊的大快朵颐,也可以是西餐厅的举止优雅;可以在饥肠辘辘后一顿饱餐,也可以饱腹之后来顿甜点。吃饭,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目的追求。读书也是如此。而饮食吃成了文化,读书读成了学问,那就需要我们终生的实践。

四、读书之外

        谈到读书,不得不提及“学习”。这里介绍一些学习工具,记忆法、学习法、笔记法、时间管理法等等在知乎可以一搜一大堆适合你的方法。比如番茄钟、康纳尔笔记法、四象限时间管理、二八法则、记忆宫殿、联想法等等学习工具会帮助提升你的学习能力。

相关文章

  • 2 读| 读书前的准备

    读书前的准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为什么要读书” “如何去读书” ...

  • 读书前的准备

    已经五月又过去四天了,这一年,还没读完几本书,顿感愧疚。 对于读书,想再谈谈。 读书前 不要轻易去读一本书。因为随...

  • 2019年目标

    1,日语准备N2考试。 2,最好在职读研的心理准备和经济准备。 3,读书目标100。 4,激光近视手术。 5,坚持...

  • 读书前做的准备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篇文章来和大家说说读书前应该做那些准备! 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最...

  • 阅读前准备(2)

    上次我们说了阅读前的准备,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下需要知道的一些概念和小技巧:书籍的分类和做笔记的方法。 一般我们大致将...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粗略的听课笔记 1.读书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 2.阅读前的准备:挑选书目(可参考大咖推荐和豆瓣书评)、设定年读...

  • 2020-10-25 高分读书法的步骤一

    步骤一:做假设让你的读解力飞速提升(东大学生在阅读前思考的事); 1、开始读书前就做好准备,读解力发挥到最大; 开...

  • 读书| 《准备》2

    【写作第1049 篇】P35~61 摘录: 1.想让孩子被好大学录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养他们的目标感,让他们真正...

  • A01:读书前的准备

    读书不是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寻找根源 知道读书很重要,但就是不想读、没有时间读书、没办...

  • 同读共写||巩孺萍《今天好开心》

    领读人:梦轩、春之曲 共读人:读书吧俱乐部泰州、徐州、连云港、北京会员 读前准备: 8月11日: 《今天好开心》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 读| 读书前的准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pq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