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是我今天和一位家长交流时探讨的一个问题。答案我们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最核心的问题一定是一样的:那就是身心健康的孩子。
有了这个主题,然后我们再说具体的培养。我这次开学前进行了三天的家访,当我深入去了解一个学生已经伴随学生成长的家长对其教育历程时,我更深深体会到孔子所说“因材施教”的意义。我们教育的学生就像大自然的生态一样。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落地却千难万难。为何难?因为我们的欲望在膨胀,我们的焦虑在作祟,我们本来只想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宝,走着走着我们的初心就变了,我们附加了上名牌大学的砝码,附加了孩子将来仕途坦荡的重负。这不是废话吗?谁不是期待自己的孩子是人中翘楚?不,如果不切实际的期待,那就是把孩子逼迫到了一条内心充满荆棘的荒蛮小路。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我是老师,我也是家长。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这条道路上,我们太着急了,我们说得很多,做得很少;我们批评很多,鼓励很少;我们发泄自己情绪很多,倾听孩子心声很少。
新学期,我看到今天很多老师都在辛苦打扫教室,也很感恩很多家长和学生加入这个行业。看到那么人如此用心做教育,我特别感动,我感觉自己的身上担子更重了。
在这些隆重的开学仪式中,我听见一个声音:“如果不搞这些开学仪式,开学后等学生来报到,我们师生来一场大扫除也挺好的。”我细想,是哪种好?说心里话,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书摆放好,有温馨的情景,学生开学第一天进教室,心情愉悦,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多好!想想这个画面就好美。可是如果学生走进教室,带着抹布,你擦灰,我拖地,他扫校园,我们一起劳动半个小时,把寒假的灰尘都打扫干净,然后报名、发书、准备第二天的新课,想想也挺好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体验一次大扫除,也是快乐的。那么这个问题换个问法,如果我的孩子是一名小学生,我希望他报名第一天是什么样子的教室?我心里的答案是:一年级开学是教室干净,书本摆好有仪式感的温馨画面。从二年级开始,期待他自己带抹布,打扫教室,报名领书的画面。我希望我的孩子四体勤快,五谷能分。
时代在飞速发展,chatGPT的出现更是让我感叹我们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可是我们静下来会发现,不论科技怎么发展。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一生要走过的路都是从出生到逝世,我们的时间都是一秒一秒度过,我们其实都走在成长的路上,从出生到终结。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担忧,我很多的时候就像一个不会种地的农民,撒了一把种子,就期待着长出来的是棵挂满苹果的大树。我们被自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碾压的忘了,我们自己是一棵蒲公英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