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阅读的那些事儿

我与阅读的那些事儿

作者: turnningF | 来源:发表于2018-10-01 14:14 被阅读0次

大家晚上好,第一次在“精英阅读群”分享,和各位新朋友老朋友问声好。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叫石彦,来自广州,我的三个标签是

1.理性严谨的财务管理者

2.感性有爱的宝妈

3.易效能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今晚很荣幸,临时接到了邀请,我也很临时地答应下来了。总感觉输出也是一次学习,可以倒逼自己的输入和总结复盘。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不知好歹”,居然敢在金凤老师的“高效阅读群”,这个高手林立的阅读群里,说阅读这个话题。不过说回来,神人多了,凡人也是有存在价值的。哈哈,开个玩笑。我想我就站在单纯的阅读爱好者和阅读使用者这个角度,说说我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吧。

首先我想分享一句话,”阅读,是为了让一个人真正成为人“。阅读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各不相同,但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就是让我们认识世界,最终找到自己。这是我对阅读的理解。

在我看来,阅读是娱乐,是消遣,是释放,也是避风港。记得小时候,我喜欢看小说,去图书馆自习累了会躲进小说架子间泡在小说故事里松弛。

阅读也可以是求知和求生的工具。我从事财务工作,参加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每年都在考试。但让我最深印象的一次用读书武装自己,是在我的爸爸查出癌症晚期的那一刻。当时,无助和崩溃笼罩着我,但我知道,当务之急是迅速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硬着头皮去阅读专业书籍、涉及病人心理应对的书籍,掌握基本的认知与专业的医护人员沟通,尝试判断用什么方式可以尽量提高生存质量,尽量减少过度治疗的副作用。那一刻真真觉得,知识就是力量。去年,我的女儿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如何应对如何辅导如何治疗,医生很难和我一一说明,只是递给我四大本厚厚的书。我再次明白,书可以给我力量,我也坚信,可以面对困难,困难无法逼我屈服。

这几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我却反而重拾了阅读的爱好,特别在去年参加了一个读书训练营,今年又参加了金凤老师的每周精读一本书,我又开始充满动力地啃书了。我有几点关于阅读的感受,供大家参考:

1、带着目的阅读。

有句话说:在哪里不重要,去哪里更重要。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知道当下的自己在干什么,时间是稀缺的,我们已经很少能漫无目的地做一件事情,阅读也一样。读自己需要的,让阅读为己所用。不需要收集过多推荐书单或者下载pdf电子书,其实经典一直在那里,关键是你是否带着明确的目标,以及修炼好理解经典的能力。像最近一周我们看的《穷查理宝典》,我是第二次阅读,第一次草草了事,不是因为声名在外真的坚持不下去了。第二次阅读,有金凤老师的每天提示,也看看小伙伴们的阅读输出,发现好像这本书不一样了,我居然能找到一些重点了。刚好我的易效能4.0学习主题是系统思维,提升思维力,我马上联想到芒格老先生的多元思维模型,突然发现这是不是就是普世智慧,这是不是就是临界知识,真正的知识是想通的,是可以指导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清晰你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想获得什么。

2、阅读有章法,值得投入和修炼。

以往读书我大多利用碎片时间,虽然读得也不算太慢,但总是零零碎碎收获不大。现在我会注重阅读的方法,首先明确阅读的目的,其次会浏览全书目录、前言、序,跋等等,在浏览的时候,捕捉我关注的点和关键词。最后会尽量集中时间读完,我感觉与其担心读得快而细嚼慢咽把时间拖太长,不如快速阅读掌握框架、了解连贯性和逻辑性。我会在需要的时候,沉下心重新精读其中的一两个需要的章节和观点。这里有两个看法,一个是书不一定要读完,一本书,如果已经获取了想要的信息,那么这次阅读就值了,如果确定不是自己想要的,中途放下又如何。另一个是书会反复读,同一本书,在不同的阅读者眼里是不一样的光彩,随着阅历和理解力的增长,我们会在同一本书中获得不同的收获。不要担心错过什么,因为我和这本书肯定还会再见。

3、阅读后必须输出,无论多少、形式、是否公开,我们为了自己也要强制输出。

我个人建议是文字输出,因为这样更能在记录的过程中梳理逻辑和思路,有些观点和想法,就是在记录的过程中逐步浮现越来越清晰起来。感谢金凤老师督促我们在小打卡里面的每日输出,不但强制阅读、强制整理思路,同时也可以看到别人的想法,激发我们新的想法。我也建议大家建立自己的电子笔记,将日常的灵感、阅读摘录、感受、别人值得学习的字句等等建立文档保存,形成独一无二的读书笔记。阅读笔记值得不时拿出来翻阅,也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新感悟。电子笔记可以灵活运用语音、图片(拍照)、文字等手段,还可以多平台共享,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通过标签分类,管理存档和调用都非常方便。

最后我想推荐一本关于阅读的书,是知乎上的大V彭小六写的《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主题是阅读方法,但我看来,是从阅读入手,讲关于怎样有效获取信息为己所有的事情。

    首先,彭小六先阐述了他对“有效获取信息”的7个建议,我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

1.了解大脑的偏好

2.控制精力

3.利用好注意力

4.提升专注力

5.锻炼记忆力

6.面对压力

7.养成阅读习惯

    进而,小六把阅读分成了6 个模块进行主题阐述,还结合了游戏力的方式,每一个模块作为一个游戏关卡进行攻克,每一关又有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化地突出主题的特点。这六个模块分别是:碎片阅读,快速阅读,卡片笔记,主题阅读,深度阅读和阅读与变现。这本书的语言很诙谐幽默,我推荐大家重点看看主题阅读、深度阅读和变现的模块。这里我觉得就卖个关子,不剧透,留给大家自己去看。

      先分享大家接触比较多的碎片阅读吧。碎片阅读的核心是获取概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李笑来在得到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其实也在传达一个概念——通过领会“概念”逐步更新自己的观念,从而搭建新的思维框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炼、链接和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这个方法在古典老师的《跃迁》里面也是有提及的。我们日常的微信阅读、简书阅读大多是碎片式的信息获取,实际能形成体系的东西,或者说能为己所用、可以成为“知识”的含量并不高,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知识含量呢?我觉得可以尝试用上述说的,着眼于获取“概念”的想法去实践一下,或许能帮助大家提高获取有效信息形成知识晶体。当然,获得概念只是第一步,只是拓宽眼界找到我们的专研模板。就像我们不可能靠碎片阅读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样,我们也不可能靠“概念”来形成自己的硬本领。因此刚才提及的主题阅读、深度阅读才是真正的值得我们去投资时间,构建和提炼知识晶体的事情。

以上导图转自金凤老师,欢迎关注公众号“金凤高效阅读”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参考。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我与阅读的那些事儿

    大家晚上好,第一次在“精英阅读群”分享,和各位新朋友老朋友问声好。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叫石彦,来自广州,我的三个标...

  • 知行格-英雄之旅33日

    阅读:《明朝那些事儿》 健身:俯卧撑42个 日收获与内省: 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再一次对 传奇 这个词有更深的印...

  • 我与IT的那些事儿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已经进入IT行业7年。这7年虽然没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但是看到自己的成果并且能够一直坚持没有放弃,...

  • 阅读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生活中的某些快乐,悲伤,哀愁的情绪,我和在阅读中找到共鸣。现实终究是如此的现实,唯有把...

  • 阅读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常常有人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不读书,不学习,差别很大。就像看到荔枝,读书之人就会联想到“日啖荔...

  • 我与《高效能阅读》的那些事儿

    2019年9月末参在网络上无意间得到无戒老师推出的精品读书训练营的消息,又重新燃起了我要学习写作的热情。我一直对写...

  • “阅读”的那些事儿

    有一天,儿子写完作业后一边收拾书包一边无比自豪地说:“妈妈,不是我吹牛,就是我们课本上的字,我还没有发现我不认识的...

  • 阅读的那些事儿

    阅读的方法:自问自思。 经验的积累会成为问题发现的一大助力。越是在没有指南手册的领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越有理由被称...

  • 阅读那些事儿

    在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书,尽管那时候家境并不宽裕,但爸妈还是会给我买书。 记得看的第一本书是《成语...

  • 阅读那些事儿

    最近读尹老师的书说到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重要性,读得有些入迷似的;昨晚听张文质老师的读书会,谈到:不读书无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阅读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r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