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子女,还可以多一些“不乖”的生命品质

教师子女,还可以多一些“不乖”的生命品质

作者: 钟杰zj | 来源:发表于2024-10-05 22:25 被阅读0次

      2024年7月21日上午,我在长沙明达学校飞翔研学营上课,遇见了一群十四五岁的乖孩子。这群乖孩子都是教师子女,他们的家长也在明达学校参加2024年度的“教育行走夏令营”。

      这些孩子“乖”在哪里呢?整堂课都是我在讲,他们听,听得很认真,基本上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一个孩子质疑我的观点,也没有一个孩子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不断地鼓励他们,大家有没有其他看法?一起分享,好吗?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可以告诉我吗?我甚至还这样说了,我希望你们能质疑我,甚至怼我,这跟是否礼貌无关,这跟是否具备批判精神有关。

      但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质疑我,他们都表现出对我非常信服的样子,甚至压根就不想争辩什么。单从上课的角度来讲,教室里坐着一群又安静,又认真,还特别配合的学生,老师上课当然特别爽。

      但我上完课后,心里很是失落。我从教30多年,教过不少教师子女,这里面也包括我的孩子,大多循规蹈矩,是人见人爱的乖孩子。

      说实话,我真心希望咱们的教师子女可以“不乖”一些。因为,“乖孩子”受的伤最重。为何这么说呢?

      1.缺乏独立性:乖孩子怕得罪人,所以总是顺从他人旨意。过度顺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充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2.自我压抑:乖孩子为了满足成人的期望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情绪问题,致使自己长时间处于沮丧、颓败的负面情绪之中。

      3.社交技能欠缺:乖孩子在社交场合中缺乏主动性和自信,总是为他人考虑,不敢主动争取和表达,难以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4.创新能力受限:乖孩子害怕违反规则,害怕惹大人不开心,他们做事畏首畏尾,大多不敢尝试新事物或挑战现状,从而限制了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5.自我价值感缺失:乖孩子过度追求成人认可,有可能发展出依赖外界评价的自尊心,这就可能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一旦遇到外界恶意评价,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容易崩溃。

      6.出现心理问题:乖孩子为了配合他人的要求,只得压抑自己的需求,长期的压抑和顺从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的研究显示,教师子女的自杀率排在首位,高达29%,远高于其他群体。可以这么理解,教师子女是抑郁症的高危群体之一。

      7.自我认知偏差:乖孩子主要依赖他人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缺乏准确的认识,影响自我发展。

      我这么说,并非否定乖孩子。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身为母亲,我也喜欢乖孩子。我所提倡的“乖”,是指遵守规则,性格优良,心态阳光,情绪稳定,亲善社会,三观正确,并非压抑自己,一味顺从,更非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特别是教师子女,白天在学校接受各种洗脑式教育,晚上和周末回到家还要满足父母的高期待,接受父母的高控制,当然还有比命都重要的考试分数。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的确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教师子女不是别人学习的榜样,所以我希望教师子女可以多一些“不乖”的生命属性,成为“不乖”的孩子。

      “不乖”的孩子通常指的是那些行为上不怎么符合传统规范,具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孩子大多会展现出以下一些积极的特点和潜在的好处:

      1.独立性:“不乖”的孩子不轻易顺从,也不容易被控制,他们会更早地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2.创造力:“不乖”的孩子有个性,胆子大,敢质疑,他们往往不拘泥于常规的思维模式,这就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具创造性。

      3.适应力:“不乖”的孩子思维方式多元,机灵且善于变通,他们在面对新环境和挑战时,一般会展现出更强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4.自信:“不乖”的孩子不怕事,敢挑战权威,行动力强,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这会使他们更自信,更有掌控感。

      5.批判性思维:“不乖”的孩子敢于质疑现状和规则,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领导力:“不乖”的孩子不服从权威,敢于勇挑重担,这会促使他们发展出领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7.坚韧性:“不乖”的孩子面对困难和拒绝时,他们的心理韧性很强,具有坚持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8.好奇心:“不乖”的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很强,这会使他们更加好奇和渴望学习。

      9.社交技能:“不乖”的孩子在与不同人群的互动中,胆大、自信,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还敢于争取自己心中所求,他们往往会发展出更丰富的社交技能。

      10.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乖”的孩子面对问题时,他们更倾向解决问题,而非被动等待,他们更善于寻找非传统的解决方案。

      11.抗压力:“不乖”的孩子容易被否定和打压,这些经历极有可能使他们在成年后更能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抗压能力比“乖”孩子强。

      我们常常用“乖”与“不乖”来评价学生,尤其是教师,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出“不乖”,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所以总是耳提面命,教孩子一定要“乖”,要听话,要服从。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品质会给孩子带来生命的福利,但我们不能只教孩子“乖”,还应教他们“不乖”,因为“不乖”不仅会给孩子的生命带来福利,还能带来复利。

相关文章

  • 可以不乖

    倾诉,聊天,对话都是一种疗愈,大概每个人都为有个灵魂知己而觉得生活并非那么残忍和无趣如同自己,一跟仅联系的高中同学...

  • 【尘游书海】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

    今晚继续阅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第三篇《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 《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的作者侯登强,网名“...

  • “乖”孩子会被老师喜欢吗?

    想必大家都希望有一个“乖”宝宝。我也不例外。可是,当女儿降临到我生命之中的时候,却让我大失所望,她不仅不乖,还经常...

  • 宝宝睡

    宝宝睡宝宝乖,宝宝不睡眼睁开;噢噢哦,宝宝睡宝宝乖,宝宝不睡眼睁开。这阵子女儿如果要是该睡觉闹觉的时候,我也这么唱...

  • 还乖

    13号要期中考试了。孩子八年级了,发现他现在很紧张自己的考试成绩了。八上还好成绩一直呆在A区,年级的考场一直呆在2...

  • 乖不乖?

    最近小宝的心理活动丰富起来,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时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妈妈又是怎么对她做的和...

  • 2020-07-16

    教师子女在自己学校上学的“就读率”也可以成为评价学校是“好”学校还是“孬”学校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来讲,教师子女在...

  •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的摘抄

    《“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由谢云和陈香吟两位“明师”领衔主编,其中收录的是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因为,书...

  • 杂写

    父母都觉得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是遗产,可以让子女以后衣食无忧,最好的遗产其实是品质和精神,可以让子女以后所向披靡。 ...

  • 教师子女

    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对儿子少有耐心! 反思一: 一直以来,我总是以批判的目光来看儿子,许是因为身为教师接触的好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子女,还可以多一些“不乖”的生命品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ry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