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发抖打开这本书,三开三合,还是开始这个学习吧。
作者吕叔湘,第一次听闻是在初中的时候,听语文老师(诶嘛 我居然突然把这个对我影响颇深的语文老师名字忘记了 她还是我很多地方的密保呢!)提起的。
作者的写在开始前:
1942年
1、一本供中学教师教学参考用;(😓)
2、要明白一种语文的文法,只有应用比较的方法。文言和文言比较,文言和现代比较,中文和英语比较。只有如此,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常用此法,不看文法书也可以,但不应用此法,看文法书也徒然。
其余为谦虚不列
1953年
作者本决定全写,后由于没有时间,改写云云,竟成虚愿。
第一章中文言和语体的应用,是十多年前情况, 现在已成陈迹,删除则书有缺页,留着当历史叙述来看。
其余为谦虚,作者再次提到,不求全责备,是他诚恳的愿望。
(作者是双子座吧,现在我旁边一个双子座为了上称,先去了个厕所,现在在做核心锻炼)
1956年
吕老再次认为有修订必要,尤其是上卷,简直非重写不可。
在出版人问是否借重排修改时,他反而踌躇起来:“六年前以为只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现在才知道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定的主意。”(诚恳又尖锐的一句话)
1982年
语法书可以有两种写法:语法形式,如结构、语序、虚词等;语法意义,如各种范畴,各种关系。两种写法各有所长。本书分成语句论,表达论两部分。
另,上一版说采用叶斯丕孙理论是当时风气所迫,实际说并没害处,只能说不解决问题。(吕老先生至此,有翻供,也有未雨绸缪之策。愿人间少折磨)
1990年
写一老人表达,我老了,平时就是躺在床上,随性所发,随便写写的,连论文都谈不上啊。但是还是很多人喜欢,喜欢那你们就看吧,但是没放到这本书里哈。
这本书呢,就跟我其他的书,还有不是论文的“随笔”们,集结成套书了。里面分别是啥啥啥,啥啥啥。
我希望你们能从书中有收获啊,可别全然无用啊。(别骂我这本书啥用没有啊)
1989年1月1日写
读了5版出版自序和前言,懂了文如其人。
有时候,学术、观点、性情可能很难通过一篇文章看出。但看多了,总有脉络,也不见得相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