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魏老师和26班的姐妹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荣幸由我代表黄组姐妹们分享本期读书会霍教授文章的读书心得,感恩姐妹们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
在上一期的性情读书会中,我们学习了霍教授《立国之学、立人之学与立本之学》的上篇《立国之学与立人之学》,在没有学习霍教授这篇文章之前,我对立国、立人、立本之学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更没有思考过它们的关系。但通过读书会的学习,让我理清了思路:立国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己。记得陪儿子一起读的第一本经典是《大学》,大学的第二段明确给我们指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关系。刚开始是纳闷的,没感觉的,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只是社会的一个很小分子,所从事的工作也不是什么立德立人的工作,与国家大命脉没有大联系,怎么能和治国平天下搭上边呢?但通过多遍的诵读和一路来的学习感悟便明了了。就像歌曲《国家》中的歌词: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修好了,才能有能力齐好一个家,一个家齐好了,千千万万个家齐好了,一个国家就和谐了,进步了!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立国之学、立人之学与立本之学》的下篇《立本之学与立本之学》。
何为立人:霍教授说人有性情,人有欲望,人有本能,人有自我,人要成长,必须突破现实结构,生物结构的意愿,只有这样,才有人格可说。人要成长,唯有打开自己的内心,与非我的世界感通,在感通中觉醒与突破,从而让一个个生命挺立于天地之间。
何为立本:我们的古圣先贤孔子,早已在人性论上举出了一个(仁)字,切中要害。(仁)就是性情,人是一个性情的存在,(仁)非概念,只能觉知,只能体会,若以理性进路,它就隐没了。同理,性情也一样,(性)是存在,(情)是感通,从而进一步的说明(仁)就是本源。
霍教授又说:人这种对本源的认识其实是对自己的认识,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人要成长要突破必须要有自制力,来对付原始的生物本能,自然欲望,知道了何为(本),还要明白立本的重要性方能真正为我们所用。《大学》篇所言之体,道出了诚体:诚通于人,诚通于事,诚通于理,诚通于天,天地万物与人我隔阂,唯有赖诚才能感通。把(本)安放在自然生命中行不通,把本放在超越的上帝那里也行不通,唯有回归自心、自性、真诚、良知,那才是本体。最后教授说立本之学虽说在立(本),但目的还是在(用),为生命的成长提供源泉,为世界的美善提供动力。由此道出了一个明确的路径:立国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己,立己的关键正在立本。
这是我对这篇文章初浅的认识与感悟,最后想说: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初阶的学习即将进入尾声,感恩孟凡梅老师创建的《读经宝宝胎婴幼教育体系》,和开设的智慧母亲专修班;感恩所有老师的辛苦付出和协助;感恩所有姐妹的携手同行,让一个曾经迷茫无力的我找到了学习的园地,生命挺立的方向和创造幸福的光明之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指明灯与动力!
我的分享完毕,感恩大家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