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只拿高考来说,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选择,时代变了,寒门难再出贵子,直白来说,一个正常孩子的起点就是父母,而不是自己。
高考,虽然是基层普通家庭的救命稻草,只能把所有的宝都押在高考这一条路上面。然而,却也是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路,也是举全家之力最轻松的路。
一切的机遇都需要围绕着自己能做的事情,都需要围绕着自己的业务来,有主营业务,别人才能介绍客户,介绍合作的机会。还没有在自己的业主领域内做出成绩的时候,甚至还在探索自己业务阶段的时候,能做的业务还没有起色的时候,认识再多的人都没有用,别人没法介绍生意。
读了《创作者的神奇一天》这本书之后,了解到很多的创作者都是在家中创作的,我就在想,那不得很寂寞吗,没有同事,没有社交,整天闷头在家,不是很闷么。这段时间坚持写作之后,才发现,注意力一旦集中起来,就不应该被打扰分神,科学研究,人的注意力一旦被打断之后,再续上去至少需要10-15分钟,显然是对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头脑中的灵感会被打断,转瞬消失。
在这两种情形之下,并能保证自己可以坚持把一个项目做下去的前提下,应该还是先以发展自己的业务为主,而不是去寻找社交的机会,能参与的也都是单纯的聊天局,对自己的项目没有多大帮助,更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晚上吃吃喝喝还有损健康。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擅长做的事情不同,需要的机会就不一样。做事情之前先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的情形和擅长的程度。在还未挖掘出自己能做什么的时候,社交的确可以麻痹自己,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 但在确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之后,就是浪费时间。焦虑都是因为心有恐惧,焦虑的时候静下心把自己内心的恐惧剖析出来,克服掉恐惧,焦虑也就会随之消失。
在写作能力的提高之上,首先,确定自己要写文章类型,然后根据文章类型针对型的学习进行提升,效果应该是最快的。比如要写散文,那就多找些散文来读, 拆解文章结构,技巧,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用词成句,修辞,写作顺序等,再对自己的文章照着模范文来修改或者仿写。其他的文型也一样,短评小说、新闻稿、演讲稿、写景文、写人物、说明文等等都是。先从短篇的文章开始,而不是先定一个先长篇小说的目标,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长篇小说应该是熟悉所有文型能好短篇文章之后的目标。
以前看到过有人说,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就看文章的前后段落之间有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不不是好书。当时深以为然,想了一想,是啊,所有的名著经典就是啊,都是有故事情节,前后关联,不可互相脱离。 读多了市面上常见的畅销书和励志类目的书之后,感觉也不能也一棍子打死,一本畅销书的内容很杂, 故事也很杂,段落之间大都没有关联,但有的作者还是很值得学习。 于是,有了些畅销书的想法。 一点一点积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