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你的闹钟还是你的梦想呢?今年十一在爷爷家的这四天里每天叫醒我的既不是每天的闹钟也不是我的梦想,而是爷爷家庭院里打鸣的公鸡声,响亮而清脆,感觉睡得饱饱的,感叹着这大自然的神奇。
故乡呀什么都好,我家的小院里有个神奇的菜园子,里面的各种青菜种了一茬又一茬,实在吃不完就喂家里的小鸡们还是吃不下那就阉成黄瓜条萝卜条备着冬天吃;有霸占了葡萄藤满藤的打瓜,每个打瓜都要在10到20斤,奶奶说今年一共结了23个打瓜,今年他们已经吃了8个打瓜了,边说边说边合着嘴笑;还有熟透了都没人摘的柿子、长到崩口的大石榴…
故乡呀什么都好,故乡的人不懂什么是城里人眼中的养生,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有机菜。他们从来不用讨论买的这个枣有没有打药,不用怀疑买的这个鸡蛋究竟是不是笨鸡蛋,这鸡是吃饲料还是吃糟粕长大的;也不用把青菜不用担心农药在水里泡那么久。
故乡呀什么都好,他们不用那么费劲脑细胞思考明天我要做哪些工作,除了农忙没事的时候每天打打小麻将,多惬意,这也是一种生活,我觉得他们每天都应该很快乐。可是,事实也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美好,他们也会有他们的烦恼。
故乡的人呀,也有他们的烦恼。最近三婶婶一家就好愁,弟弟已经18到了相亲的年纪,按照这里的风俗结婚的彩礼女方要“万紫千红一片绿”还要“一动一不动”,这“万紫千红”就是一万张5快的和一千张100的,这一共是15万,“一片绿”指的是一片50的,这一片是多少要根据男方家庭条件来定。而这“一动一不动”指的是农村二本小楼带装修还要配上一辆10万以上的小轿车。粗略算一下在这样一个破旧的小村庄里一个男孩子家里没有50万就别想娶到媳妇。这以上的每一条我都听的目瞪口呆,其中包括我弟弟18就开始相亲这件事。一面发愁奶奶还在一面劝我妈妈再生个男孩子,真是又好笑又无语。
故乡的人呀,也有他们的烦恼。二叔,40多岁不认识字,从13岁就开始烧砖,终于奋斗到拥有自己的窑厂。这辈子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窑厂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国家说关停就关停了,如今背上了100万的债。后来听人家说种紫甘蓝挣钱他借钱也种,结果等到紫甘蓝成熟没有人买最后一毛钱一斤卖掉的,里外又赔了几万块钱。
故乡的人啊,也有他们的烦恼。时下,北京高污染企业外迁,小厂子关停,加上即将开的会议,很多人这次假期回老家很多人都等不到9号返工,开工日期一下就拖到了明年开春3月,可明年3月后又将面临什么呢?
我想起《激荡三十年》有一个片段,90年代过年开始大批员工失业,这个失业潮从南到北,广州很多人拿着这些补偿金无比兴奋可以去启动心中蠢蠢欲动的项目,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企业家,很多人因此富裕起来。到了北方,很多人都守着这个饭碗,突然的失业让他们却不知所措,惶恐不安…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一首歌足以表达此刻的心情:
《弯弯的月亮》
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
你那弯弯的忧伤
穿透了我的胸膛
返京的那个晚上,我拍下了这张故乡的明月,奶奶问我,农村的月亮和城里的月亮一样吗?我说还是家乡的亮…
月,是故乡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