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近现代美学

近现代美学

作者: 白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1-14 18:10 被阅读0次

    美是美好的感受,主观因素占据其中的主导地位;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是在经验、历史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如心理学、科技等。美学是广义的概念,艺术、建筑,甚至文字类的产物都可以划归美学。
    谈美学,美学史,就得从西方谈起,西方的文化是世界的主流文化。若是只是专己守残的坚持认为东方文化是与西方艺术比肩的,那只能在怪圈里越陷越深。
    美学和文化在概念和实践上有很多交集。西方文化的源头是两希文化,古希腊的理性、求真,希伯来文化指向伦理、信仰。两者如相互缠绕、扶摇而上的巨龙,彼此争斗,此消彼长;又存在短期的水乳交融,不论河中形式,二者的存在创造裂隙,也创造的文化。美学的内核也是如此。
    西方美学的发展通常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本体论中世纪及之前古希腊罗马文化;认识论是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初(或是一战前);认识论西方现今的文化环境。
    个人觉得本体论、认识论概念和时间阶段、存在意义等多个方面是没问题的。而语言论从其历史厚度、产生影响还只是一个分叉,也可能下一阶段产生前的过渡。由于我们身在其中,更多的就不好说了。
    语言本体论集中关注的是“语言如何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本质认识”。而本体论关注的是世界的本质,认识论关注的是如何认清世界的本质。相较于二者,语言本体论在我和时间二者之间横亘了“语言”实体(或叫做桥梁,或一堵墙……)
    在内容上,西方现代美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存粹艺术中抬起头来,正视周身的艺术、环境、生活。这样的美学具有了丰满的形象、特征、属性。
    其中的分析美学,从原有的功能性转向程序性,关注一件艺术品成为艺术品的过程,其使用更多是语言上描述。后期又发展出“历史性”,不多赘述,没什么创新。
    后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贝伊思高特提出的“丛概念”,其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积极、情感的表现(感性的流露)、智力上挑战(智力上的留白)、形式的复杂和统一(这条我不敢苟同)、传达复杂意义(复杂实际为本质的遮蔽)、个人化、原创、高超的、已经被建构起来的(不一定吧)、意图在于制作某件艺术品的产品(具有目的性……)。从经验主义理解,贝伊思高特对后现代艺术的定义不会用概括的语言(或想法)只是罗列众多条目(这些条目随时更新、替换、去除),用以确保含义的准确性。
    贝伊思高特提出的“丛概念”的提出较于主流定义更加灵活、随时动态更新、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尤其在历史性方面)。
    再说下环境美学、生活美学,具有外在的开放性。就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去遮,实现内外的融合。
    最后说下东西方美学,二者需要解决的就是融合,以及二者融合的关系。可以把东方哲学比作风中茅屋的火种,西方美学是修补茅屋的工具(工具需要火种才能被制作出来)。具体如何融合,不好说,只能说:“我们是觉醒的人,我们行进在心中的归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现代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bg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