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方式,一句句解读,扫除阅读理解障碍。教材是朱立元和西方美学思想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西方近现代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结束后,欧美各国相继产生的美学思想和流派的总称。这些思想和流派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哲学思潮的影响,也与近代科学的发展直接相关。它们在研究途径上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在研究对象上逐渐由探讨美的本质转向探讨审美经验。
中文名
西方近现代美学
类型
美学思想和流派
运用方法
社会学、心理学
代表人物
叔本华尼采等
A.叔本华从其悲观主义的哲学出发,认为只有在主体摆脱了生存意志的束缚,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主体时,方能获得审美能力。他用“自失”一词来表征个体失去意志、直观者和直观融为一体的状态。从而把审美和艺术活动看作是使人从生存意志的现实苦海中解脱出来的静观。强调审美静观是没有意志的、脱离一切其他关系来观察事物的一种纯客观的审美态度。叔本华认为,由于科学只研究现象界的规律,而艺术直指现象界后面的物自体意志,因而艺术高于科学。认为音乐和所有其他艺术都不同,旋律本身就是意志的形象,它比其他艺术具有更为动人的力量。
尼采
尼采认为,艺术的起源在于各种非理性的状态,主要是性冲动、醉和残酷三种因素在人的身上占据优势,于是通过吴赋予事物以诗意的日神状态而进入物我合一的酒神状态,从而使肉体的活力横溢。所有那些造成艺术起源的非理性状态虽有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但都属于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这些快感和欲望的混合,在尼采看来,就是审美状态。由于达到审美状态而实现的完满是最高的强力感,可以冲决一切堤防,可以置生死于度外。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美学课第三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