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认证班172期 白海军
生涯认证课程已经结束好几天了,今天在有时间好好的复习一下,从新对三天学习的课程做一个回顾和温习。确实如古人说的一般,温故而知新。
重新翻开生涯教材,想起老师说的,学习生涯规划课程,基本分三个阶段:1、自助助人;2、融入环境;3、以此谋生。那么,就先第一阶段自助助人,结合自己的情况来温习一下。沿着老师授课的主线“职业发展地图”的五个阶段:1、定位;2、适应;3、发展;4、转型;5、平衡。来温习课程。看了定位,适应两个阶段,好像都过去了,转型好像还没有达到这个愿望,那就职业的发展阶段再深入学习一下,在发展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工具是CD模型(Career Development)。
生涯规划之温故而知新
CD(Career Development)模型即职业发展模型
CD(Career Development)模型即职业发展模型,是古典老师基于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之上所开发的职业生涯诊断工具,CD模型的核心是交换,CD模型强调人与职业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人具有自身的能力和自身的需求,而工作也有其需求及给予,两者间是互动匹配的关系。通过对自身能力、自身需求、职业要求、职业给予这四方面的诊断,迅速定位职业盲点,找到解决职业发展的脉门。
从新认识一下CD模型的四要素:
1、个人能力;2、职业要求; 3、个人需求; 4、职业回馈。
CD模型的工作原理:CD模型有两个循环驱动模式,分别是以资源驱动的外环导向循环和以愿景驱动的内环导向循环。
1、资源驱动的外环导向循环:
第一步,从个人能力要素开始,由个人能力到职业要求,如果个人能力满足职业要求,能够成功的完成工作要求,称之为“成功线”。
第二步,从职业要求到职业回馈,是对一个职业的评估,看一个职业的岗位要求是否清晰、能力要求是否准确,同时看企业能够提供这个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薪酬福利是否与这个职业的要求相互匹配。
第三步,从职业回馈到个人需求,是对个人对工作幸福指数的界定,如果企业所给的职业回馈是能满足个人需求的,那么我们可以界定员工是幸福的,如果职业回馈不能满足个人的需求,那么可以界定员工是不幸福的。我们把这条线称为“幸福线”。
第四步,从个人需求到个人能力,是对个人当下状态的一个评估,如果个人能力创造的价值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那么个人需求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匹配的。反之,如果两者之间不匹配,就说明在自我评估上存在差距。
2、愿景驱动的内环导向循环:
第一步,从个人需求要素开始,看看个人的需求是什么,企业这份 工作的职业回馈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二步,如职业回馈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同时看企业对于职业的要求,个人是否明确企业的职业要求、能力要求是什么。
第三步,职业要求明确,那么就要评估个人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职业要求。
第四步,如个人能力能够满足当下职业要求,那么再通过个人能力的评估来分析个人需求和回馈是否匹配。
CD模型主要应用在职业人员对于职业不适应单又没有办法调岗或者转行的时候,具体的使用方法为CD三问:
提问一:你希望更加成功还是更加幸福?
提供二:这两者杜关系是什么?在你看来,那个是重心?先解决成功线还是先解决幸福线,你会更满意?
提问三:你觉得你目前的工作,是卡在哪里?不够成功,还是不够幸福?
对于成功线(不成功):是能力没有满足要求?还是职位要求不清晰?(职位要求不清晰,就无法成功)
对幸福线(不幸福):是个人需求不明却?还是职业回馈不能满足个人需求?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CD模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个人如何在职业里取得成功、幸福?
学习了CD模型后,可以通过CD三问可以让人知道自己卡在哪里,那么针对四个要求如何调试,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呢?
看了同学们好几天的分享,很受鼓舞。今天重新温习一下,也与大家分享一下学习的快乐。生涯路漫漫,其修远已;还要在同学们的带动下,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