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新华
大山在远方宁谧,内心躁动不安。父亲种下的梦,在记忆的领地起伏错落,在成长的岁月中泛滥。
大蟒沟,是阳原县三马坊乡的一个小村庄,物产丰富,水美,人勤,大约200户人家。
《大蟒沟的传说》,是父亲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70年代初首次在《长城文艺》刊发,后被载入《阳原县县志》、《民间故事集锦》、《泥河湾旅游》等书箱。
时光的流沙,没有掩没故事的光华,宛若经久不息的细流,带着地方色彩在民间源远流长。一个小小的传说,不仅丰富了我知识贫瘠的童年,温暖了一代又一代孩童的夜晚,也成为儿子的自豪。 “我姥爷叫韩耀宗,故事是我姥爷写的”,每一次说这话的是时候,无比崇敬和无限向往,写满他幼稚的脸颊。能象姥爷一样写戏剧写故事,成为他幼年开始酷爱写作的动力。
为了寻找意念中描摹过无数次的大山,为了目睹神秘而神奇的蟒道,无谓山路蜿蜒,步履蹒跚,迎着初夏微暖却又透着几分凉意的柔风,终于踏上了大山的脊梁。大山容纳了我渴望的心,愿望找寻到了落脚的地方。
放羊阿叔,揭开了潜藏在我内心的神秘,这一条寸草不生的“蟒道”,原来是一条含锰量很高的山路,不适合草木生长。长约 公里,通向 境地。
五月初的山坡,色彩有些单调,植被们正在褪掉枯黄,努力的吐出几抹绿意。仅有的几簇野花,在风中摇曳着它的美丽,为空旷的坡地打上朴素的补丁。
我想要站得更高,以便接近天宇,倾听上帝的声音,触摸蓝天的深奥,无奈脚疾没有康复,只能在半山腰驻足。
清风习习,轻轻抚弄秀发,亦如一双温柔的手,抚过衣袂,环绕我的腰身。与风相拥,和风说话,仰望远处苍茫,心中忽高忽低的情绪,在风中,摇曳成一首小诗,灵秀如莲,柔情似水。蓦然间,我觉察到,日渐枯萎的心原,草在发芽,水在流动。
浮躁和凡尘中的苦与累,瞬间飘逝。心头积压的疲惫,在此时悄悄退隐,只觉得身心是那么轻盈、那么飘逸、那么洒脱。
心,豁然敞亮。不自觉的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曾一度认为的生活中那些不可抗拒的阴霾。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沉重、压力、忧伤和无奈,没有人可以带我们走出这阴雨人生。唯有自己,才能用心去发现灰暗中的明亮,才能给自己乱麻似的心结找到打开它的活扣。
人说:“境由心生”,我说:“心随境动”。不同的环境,给人营造出不同的心境。此时此刻,我感同身受。
实然明白,我们应该收起多愁善感,从禁锢自己的狭隘天地里放飞心灵。打开心窗,让风声、让鸟鸣、让林野、让大地,让大自然的一切美妙直入心底。
压低内心的凄冷与脆弱,卸下思想沉重的行囊,穿越幽幽黑暗,在一份无言的悸动中,把昨日预言的美丽拥抱,把盘根错节的心事和风倾述。然后做一个翱翔的姿势,我就变成了那只轻盈的小鸟,我要从此时开始振翼,在沉默的路上低低地飞,用心灵的春天,染绿内心所有的忧伤。
大蟒沟归来,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份憧憬:等到山花烂漫、小草如潮、灌木葱茏时,让我再次以寻梦的姿态,贴近大山的胸膛,在每一块碎石沙砾中,每一片花瓣草尖上,植入梦想,采撷心灵中的悸动。
初作于2017年5月14日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