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中为我们刻画了一群“怪异人物”,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背头杨……透过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我们依然能看到清末民初时期天津卫的社会风貌。
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里也有这么一些俗世奇人,或手艺高超,或身怀绝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也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是清明上河园中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如果你到清明上河园旅游,除了赏景观演出,也不要妨在园子里寻一寻他们的身影。
一头长发辫儿,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手拿一根打狗棒和一个烂了口的碗。若是在清明上河园见到一个如此装扮的人,请不要惊慌,应该惊喜才对,因为你见到的是清明上河园里的头号“网红”,人称“乞丐哥”。其实,他并不是一名真正的乞丐,而是一名扮演乞丐的演员。他的表演非常逼真,以至于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就以为他真的是一名乞丐,还有不少游客会主动给他一些打赏。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演好乞丐,他曾到街头去观察真正的乞丐,也曾饿了自己整整三天。
因热爱表演,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做一名乞丐演员。因为热爱,他演乞丐一演就是八年。八年来,凭借自己的努力,事业上他“小有成就”,成了清园最受游客喜爱的演员。生活中,他是人生赢家,不仅娶了一位漂亮媳妇,还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而这一切,都跟他的热爱、坚持与敬业是分不开的。
说完“乞丐哥”,咱们再来说说“喷火哥”。他在清园的名气那也是响当当的,不少游客不远万里过来,只为一睹他口吐火龙的精彩表演。所谓口吐火龙,其实是一种气功喷火表演,表演者喝下煤油,运功练气之后,口中能喷出长达数米的火龙。这可不是一项轻松的表演。由于煤油含铅量高,每天喝煤油对身体会有一定的损害,需要定期去医院洗胃。长期喝煤油,嘴唇经常蜕皮、被腐蚀得发白,甚至有时鼻子、嘴巴和耳朵还会出血。尽管如此,“喷火哥”依然每天在清园进行着六七场表演,十几年如一日。
未进入清园的时候就听说气功喷火非常值得一看,进入园区之后,时间未到我就守候在场地前等待观看表演了。不一会儿,场地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了。表演开始,“喷火哥”端起一碗煤油绕场一周让大家验证煤油的真实性。到我面前时我深吸一口气闻了闻,刺鼻的煤油味扑面而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很多游客跟我反应一样,而小学生们的反应更加有趣,纷纷高喊着,“啊,真的是煤油!”,有的孩子还做出捏鼻、捂嘴等动作。一圈之后,他回到场地中央,喝下几口煤油,深吸几口气,就对着天空喷出了一条火龙。霎时间,掌声四起,喝彩连连。那如潮的掌声无疑是对这位喷火奇人最好的尊重,那不绝于耳的称赞无疑是对他精彩表演最好的肯定。
这是一位面塑手工艺人。面塑,俗称捏面人,跟捏泥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到这位师傅的时候,我也的确想起了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
一团小小的面块儿,在他手里经过搓、捏、揉、点、画、刻等动作,立刻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孙悟空、猪八戒、包公、关公、哪吒……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这些小巧精致且生动形象的面人,不单单对小朋友极具吸引力,就连很多大人也忍不住驻足观看。他不遗余力地传承着我国的面塑艺术,实乃清园的一位奇人。
这是一位制作木质陀螺的手工艺人。陀螺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陀螺一圈一圈旋转,欢声笑语一层一层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种曾经很常见的小玩意儿,承载着数代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随着时代的演变,陀螺似乎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当你在清园看到陀螺的时候,会不会跟我一样感到新奇?
打陀螺是需要技巧的,如何能让陀螺转的久而不倒、或许还真需要有点水平才行。而制作陀螺,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耐心。胡师傅坐在他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削制、打磨……在他眼中,陀螺似乎不再是一件物品,而成了一种有生命力的“伙伴”。
铜人似乎很常见,很多景区以及城市街头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与游客合影以挣取一定的费用。清明上河园的铜人与此相同而又与此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将自己身上脸上涂满铜色油彩,非常逼真。不同之处在于,清园里的铜人并不会向游客索取费用,你可以随便跟他拍照、合影。而且清园的铜人是悬空坐在那里的,基本上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更厉害的是,不管你怎么逗他他都面无表情,几乎一动不动。保持一个姿势长达两小时之久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众多游客注视的情况下呢!
清明上河园里还有一位年仅6岁的小网红,她超赞的柔术表演令她在小小年纪就成了清园的红人。她能将身体叠成四折,能仅依靠牙齿与架子支撑令身体在空中旋转,能在倾斜的凳子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人佩服,也让人心疼。
画坊里的画师、开“中华巨马”的驾驶员、反串女性的将高跷玩得很溜的师傅、制作皮影的阿姨……清明上河园里的奇人实在是太多。给传统手工艺人搭建平台,让那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单就这一点来说,清明上河园就值得一去。如果有时间,你愿意到清明上河园去邂逅这些俗世奇人,愿意走近他们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