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
【育儿】读书笔记

【育儿】读书笔记

作者: 王叶9527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19:58 被阅读0次

    21世纪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多是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带来的问题。

    他们既不愁吃也不愁穿,所思考的问题直接就是形而上的意义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样一思考麻烦就来了,抑郁了,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独生子女不缺爱也不缺物质,所以善良、富有同情心;从小受到尊重,所以讲求平等和话语权。

    我们50后这批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可以野草般卑微顽强。

    但是90后不一样,他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受到尊重,他的要求不一样。他们情愿不活,也不能委屈自己的尊严。

    1. 好的家庭的共性

    幸福的家庭有一点是一样的:家里没有一个人是控制欲很强的。

    比如,一个十六岁男孩出去参加同学聚会,成熟的妈妈就会说:“注意安全啊,钱够吗?”

    比如孩子做作业的问题,家长去控制的话,孩子就学不会独立做作业。

    2. 不好的家庭各有各的问题

    家庭结构的问题——

    ①单亲的孩子家长往往容易否定另一方,攻击诋毁另一方,这样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② 老人过度参与孩子管教

    孩子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而被高度聚焦的人是很容易发火的

    ③亲子关系紧张

    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女人是很难自我认同的,而且往往会把对自己的不认同传递给下一代。

    很多母亲的排斥女儿,除非她能考第一;很多得厌食症暴食症的女儿背后都有一个排斥她的母亲。

    ④夫妻关系冷漠

    必须让孩子感受到一个阳光灿烂的母亲,对生活充满热望拥抱生活的样子。母亲必须要把自己给打理好。自己处理好了,孩子就会改变,成绩也会上去。

    3. 家庭的灵魂是母亲

    如果母亲整天骂骂咧咧情绪不好,那么孩子也会感受到母亲过得不快乐、很痛苦,他马上就会把这种情绪背在身上,觉得是因为自己母亲才会生活得不幸福。

    每个人人格中的超我部分是家庭教育给的。比如妈妈教育孩子茶杯必须放在桌上,如果把茶杯放在地板上就会责骂,那么孩子就只能把茶杯放桌上——这个是顺从,顺从了母亲的意志。顺从就会逐渐发展成认同。

    比如孩子上小学后请同学到家里玩,同学把茶杯放在地板上,孩子会叫同学把茶杯拿起来,不要放在地板上——这个就是认同。

    等到孩子长大了,妈妈老年痴呆了,把茶杯放在地上,他就会让老娘把茶杯拿起来放好——这就完全内化了。

    所以,人格中的超我部分,实际上是家长给的。

    家长有什么样的认识和观念,孩子慢慢也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和观念,变成人格的一部分。

    避免孩子的心理问题,

    需要怎样的学校?

    1. 好学校标准之一 ——提供社交环境

    2. 好学校标准之二——不是竞争比赛的场所

    有些从小学习优秀的学霸,不能承受生活中任何一点点压力,一有点不顺,就可能出现病态、跳楼、猝死等情况。他们表面看起来很好,但是一旦有一个触发的因素,他就没有能量来抵抗。从小的高度竞争让一个人的心理能量在儿童时代就全部消耗完了。

    3. 好学校标准之三——评价以过程为导向

    很多家长反映的孩子逃避困难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的评价太多造成的。因为这种评价不是以过程为导向,是以目的为导向。在临床上就会出现很多孩子惧怕重大的考试或比赛的情况,平时学得挺好,一到重大考试就不行。

    4. 好学校标准之四——老师要会跟孩子沟通

    很多时候不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是老师讲话方式、教育方法的问题。

    比如有个同学漏做十道数学题,老师可以这样说:“数学是需要严谨的思维的喔,今天你把这十道数学题漏掉了没做,你明天做的时候要严谨一些噢,老师觉得你明天肯定不会漏了,对吧?来,我们拉个勾”;

    也可以这样说:“你怎么回事啊,你在数学上从来不用心”。

    小孩子的潜意识是完全敞开的,

    前者的方式对于后续的教育就很有利,

    后者就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排斥。

    老师觉察力低,跟孩子沟通技巧差,跟家长沟通能力差,没事情也会处理出事情来:

    比如两个七八岁孩子打架。七岁八岁狗都嫌,打架根本都不算个事。打架以后呢,一个孩子眼泪鼻涕地去告状。

    其实这种事情,三分钟就可以解决。

    “哎呦!眼泪鼻涕一塌糊涂,来,老师给你们擦擦。你们俩都是我宝贝,我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俩打架,我晚上觉都睡不着。

    我晚上睡不着觉,明天谁来上课?全班同学都要怪你们啦!小朋友之间打架可不好,你们俩和好了我才能晚上睡得着觉。

    这样好吧,你和他握握手就代表和好了。好啦,来握个手。对呀,现在开心了吧。你们再拥抱一下,我用手机给你们拍下来,看,小哥俩多好呀!现在老师安心啦,你们俩高高兴兴地回去上课吧,让同学们看看你们俩已经和好了,去吧”。

    回到家里妈妈问起打架的事情,小朋友就会说:“没啥事,我们已经和好了”。

    【不同年龄的教养秘诀】

    关于孩子的长期教育,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原则:

    0到3岁,每时每刻关注他。

    这个阶段是安全感确立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满足,一生都会有缺憾。这个时期妈妈比较重要,如果妈妈是上班族,那么下班一定马上回家,高跟皮鞋就不要穿了,应酬也别出去了,妈妈就算蓬头垢面都无所谓。因为孩子0到3岁的时候,你要每时每刻陪伴他,就算每天对他讲100遍我爱你,他也不会嫌多。

    3到6岁,诚心诚意陪伴他。

    做到诚心诚意很重要。这个时候爸爸很关键,他可以做孩子的玩伴。因为3到6岁时,孩子的探索欲望开始形成,如果有父亲这个老山羊在,孩子就不会怕了,他的探索欲望就会得到加强。反之,他就会胆怯懦弱退缩,他的探索欲望就会受到抑制。

    6到12岁,真真切切喜欢他。

    6到12岁的儿童期,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真的喜欢他。因为儿童进了学校以后,老师对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评价,经常可能会在学校里受到一些负面的打击,或者觉得不如别人。这时候就需要从家长眼里看到,你们不会讨厌他,不会不爱他,给他一个可靠的保证。但是儿童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招人烦,讲话颠三倒四,脾气也大,家长经常会不耐烦,但是你必须要让他感觉到你很喜欢他,特别是他犯了错误后,要能站在他的情绪里理解他。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要一遍一遍地相信他。如果你不相信他,那么他的行为会是很糟糕的,他永远也长不大。你只能相信他。一开始从相信他10%,再到25%,再到相信50%,最后完全相信他,那样才能像个人。一次次的相信到最后才会得到一个完全懂得自控的孩子。

    如果做到这几句话,就是真正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教养问题答疑

    1. 关于规矩

    Q: 孩子在幼儿园里挺守规矩,但是一到家里就不一样,完全不听话,感觉总是在探索家长的底线,我到底该严厉地打击呢,还是温和地对待?

    A: 对小孩的管理无非四种办法:奖励,惩罚,消退,训练。你应该在家里给小孩立规矩。小孩子其实是喜欢有规矩的,他并不讨厌规矩。因为你没有规矩,所以他才不知道怎么做。比如说看电视,只允许每天看一集,你就要给他立这个规矩。立规矩的原则在于合作性,必须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像不吃饭不睡觉这样的事就不可能。规矩就是你们家的法律。

    法律写在纸上只是法律,你要变成法治。法治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民主,另一个就是程序公正。

    民主,就是要先跟孩子谈。告诉他看动画片时间不能太长,长时间看就会很早得白内障。白内障是什么感觉呢,你给他戴一副眼镜,拿块蛋白往上一挡,孩子就明白了。

    就这样把每天看一集的规则定下来。第二天,等孩子看完了电视,你就去跟他说:“一集看完了,妈妈来关电视机了”。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这就是程序公正。

    哪怕孩子跳着脚哭闹半个小时也跟你没关系。等他吵完半个小时没声音了,你也一个字不多说。第三天,等孩子看完了电视,你继续去说“一集看完了,妈妈来关电视机了”。孩子也就不响了,因为知道哭闹没用。再接下来,不用等你去,孩子自己就会叫“一集看完了,妈妈可以来关电视了”,这规矩就立起来了。

    2. 关于兴趣

    Q: 关于孩子的兴趣班,比如学轮滑,一开始很感兴趣,学了几次就不想去了,还有坚持了快两年的跳舞,现在死活也不肯去了,这种情况怎么做规矩?孩子会不会养成什么事情都轻易放弃的习惯?

    A: 这种情况不能做规矩。家长们就是瞎担心,谈不上什么养成不坚持的习惯。实际上是孩子根本没发现他的兴趣。孩子是在成长过程当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的,要到高中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我一直跟高中老师说,高中教育成功与否,就是看这三年孩子是否发现了自己想要专注的领域。如果找到了,那这高中教育就成功了。只要他知道这一生可以投入在哪个领域,他高考都不会焦虑的。比如说他要做医生,那么有医学院的大学很多,就算没考上一流的大学,他可以进二流的大学。因为是自己要学,跟被动去学的人不一样,他在大学里一定会学得很好,那就可以继续考到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也是一样的。

    3. 关于抗挫折

    Q: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A: 抗挫折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一直要教育他要帮助别人,这样可以提高他的抗挫折能力。

    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互相帮助,谁谁谁哭了,你要安慰他。谁没带伞,你就去帮他撑伞。

    帮助别人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大,他就会懂得考虑别人的需求,也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我的力量强大了,就能更好地面对挫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ev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