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文拾贝
拈花拾草(十二)“橘又何曾化为枳?”――唐诗中的植物.橘

拈花拾草(十二)“橘又何曾化为枳?”――唐诗中的植物.橘

作者: 螺小丹 | 来源:发表于2023-07-20 09:22 被阅读0次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唐·张九龄

张九龄诗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毫无矫揉造作,雕琢晦涩之病。

柑和橘常并称,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

柑怕冷,橘稍耐寒,所以诗中说橘“经冬犹绿林”。

橘,在人们的认知中属于水果植物,或作食物,但屈原一篇《橘颂》,“陆绩怀橘”与“李衡种橘”的典故,让"橘"的意象获得了精神与情感的升毕。

橘,成了高洁人格,伦理之情的象征,也是富贵吉祥(人们认橘为吉),团圆美满的期盼,更是珍品良药。

诗人们颂橘、咏橘、写橘、画橘,更亲身裁橘,因为橘寓高洁,体现了忧国忧民之情,橘也隐含着和美之意。

成语“橘化为枳”比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枳耐寒、耐旱、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抗病能力不俗,果农喜欢用它作为柑橘类的砧木。许多优良的柑橘品种嫁接在枳作的砧木上,这样就可以把柑橘种植在比较寒冷的北方。

要是气温过低,嫁接在积(又叫枸橘树)上的柑橘枝会大量死亡,留下耐寒的枸橘继续生长,这就造成晏子“橘越淮而为枳”的误解。

橘树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开白色花有香味,叶子长卵圆形,它的果实也叫橘,扁圆形,红黄色,果肉多汁有酸有甜。果皮、种子、树叶均可入药。

柑橘家族比较混乱,因而品种很多。

广西的砂糖橘含有丰富的苹果酸 、柠檬酸、 纤维素,口感细腻无渣,鲜美味甜。网上流行一句话“没有一袋沙糖橘能留过夜。”

桂林阳朔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金桔甙等成分 ,皮脆肉甜,开胃生津,连皮吃有芳香感。

皇帝柑️,皮薄多汁,口感清甜 ,多吃也不易上火。

芦柑、椪柑,含大量的维生素C、 维生素p和柠檬酸,皮薄易剥,汁多,浓甜脆嫩化渣爽口。

江西赣南脐橙,含大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纤维素 、果胶 、有机酸,籽小汁多,色泽鲜艳,有浓郁的橙香味,口感甜酸适度。

血橙,果肉为红色,含多种维生素,能温润补血改善肤色,口感较普通橙子更香甜,汁水丰富 。

冰糖橙,含大量糖分、柠檬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口感如同冰糖一样 ,甜度高汁水丰富。

柑和橘的区别:柑属于杂交品种,个头大,果皮较厚,口感酸甜适中,有些品种还带苦味。橘个头比柑子小,皮也较薄,口感不是酸就是甜,但却没有苦味。

吃柑橘的时候最好把橘络(皮和果肉之间的网络)一同吃下,这样有助于消化吸收。

橘就是桔,像征吉祥如意,生活中是少不了桔子的。

相关文章

  • 【百趣子】柑橘类水果——枳

    橘生淮北为枳 一、简介 枳一般生长在淮北,相对耐寒。 它与橘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枳很像橘,但比橘要小一些。 二、养生...

  • 橘生淮南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 老伴画画•桔与橘

    1.《桔与橘》 桔橘本同意,音同果亦是。 淮南则为橘,淮北则为枳。 橘枳味不同,叶形仍相似。 ...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文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

  • 橘枳

    楔子 天边上的云慢慢悠悠的飘着,五岁的姜枳惊奇地大量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大城市,坐在车里,从车窗透过一座座比姜枳高...

  • 橘枳

    干完一件蓄谋已久的事情,内心紧张愉悦溢于言表,我以为那个下午会很丰富,但实际上它和往常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以...

  • 暗恋-与你无关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洛枳需要很长时️️️️️️️️️️️间后才会懂得...

  • 差距

    小时候有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橘这个物种在不同地方结出的果实不一样。 植物尚且受环境影响,...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文/白草 橘生南则为橘,生于北则为枳。那时年少,读到屈原在《橘颂》中写到“受命不迁”,便忍不住反复地去念这个词“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拈花拾草(十二)“橘又何曾化为枳?”――唐诗中的植物.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go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