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月16日至五月21日离校去往苏州上海参加了全国高校第五届物联网大赛,五天的颠婆流浪,留下了许多回忆的同时,亦有一些感概。
对于比赛本身我没有太多要说的,该努力的部分都努力了,具体说了也没有什么意思。而且我们其实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就有些浑水摸鱼,所以最后眼红人家一等奖也只是自作自受。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与队友的合作表现也都是磨练的一部分,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的失误或多或少都会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石。
既然比赛本身不必多说,那什么才需要多说呢?
人,熟人,陌生人,各种各样的人,我之前认识但没有真正认识到的人。
我此行没有出去专门游玩,去了图灵大会现场也没有见到特别牛逼的大触,现场听企业总裁演讲还是没听出个所以然,但人活着总得思考啊?没有从物资干货角度学习到,就只能往内思考人的情感了。
1 老板,来张CD
首先谈谈接触最多的一个房间的C君和D君吧,因为某些原因我们三人分到了一个房间还是大床房,三人一张床,再考虑到C君的体型,怎么睡呢?
其实当时我想到的是挤挤就可以睡的,毕竟房间档次还可以够宽敞,但D君这个时候勇敢的站出来了提议自己睡地上,虽然他给出了自己睡眠很浅容易被惊醒的理由,但考虑到这三四天需要睡到薄薄的地毯上,我心中立马打出了“勇于奉献关心他人”的标签。
因为同样的情况,我肯定也会稍稍提议下我睡地上,但肯定想要内心斗争犹豫小小下,然后同伴稍微阻止肯定就会动摇了。特别是想到之后D君早上抱着枕头瑟瑟发抖的模样以及白天躺在床上发出“这就是天堂”的感慨之后,内疚感更是油然而生。
如果仔细想想,其实我向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心想要做什么,却没有推动力或者勇气恒心去坚持。就算哪怕那是一件有利于双方或多方的事情,我也要犹豫斟酌好久才敢放手去做,但是,然而,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或者被人捷足先登了。
在之后随之而来的印象这是C君的懒散与随意,嗯,关系好点应该可以随便说吧。认识他以来,感觉他说过最多的口头禅就是“混一下吧”“管他呢,又不关我们的事”,说重点那就做不作为,说轻点用现在流行词来说就是佛系青年。
虽然他某些时候还是比较靠谱的,比如上学期的某个编程挑战赛题目,比如这学期的某课程作业,再比如这次比赛后跟评委的加时申请,这些事情也能体现出他的担当与责任感,也正是这些事情让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可靠的人,而不是一个“ju队友”。
不过这种事情终究还是少了点,原谅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C君标签“混一下”到手。
想一想,C君这种性格的来源根据已掌握的信息也是可以分析一波的,对于走读到大二的学生来说,对于亲口跟我说过在家那东西都懒得去叫父母帮忙拿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种随意寡欲的态度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D君对C君的评价“一个团队里重要有你这么一个人,具体没什么作用,但可以起到活跃气氛提高其它成员自信的功能”也是可以的。
再加一句,C君的心态虽然不够积极,但也能起到波澜不惊的镇静效果,和老师们的谈笑风生,和裁判的直接对话,以及遇到事情不会怂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再回过头说D君,他的另一个明显外置的参数是善于交际。不管与男生还是女生,特别是女生(划重点)。像之前骑小绿千米奔袭去帮忙,或是平时小事里的谦让,都让我纳闷怎么这么秀没女朋友,难道真的是太黑了?
当一个房间有了一个善于交际的八面玲珑以及一个外表憨厚的佛系青年时,你就会明白一个每日人流量50+的宾馆小房间是怎么炼成的了!
2 就《大唐双龙传》吧
接下来印象深刻的就是“大唐双龙”了,这是两个学弟分别代号为T和X,为何说是“大唐双龙”呢,我先引用下小说《大唐双龙传》中寇仲与徐子陵的人设:
寇仲生性不羁,跳脱多变,伶牙俐齿,鬼马机智,口甜舌滑,生性风流,似是玩世不恭,实是用情甚深。为人积极乐观,胸怀大志,不甘平凡,不畏强权,富冒险精神,善于利用机会和创造时机,有时为达目的略为不择手段;
徐子陵忠厚朴实,较内向沉默,爱思考且聪慧过人,属外冷内热的人,重情重义,尤其对男女感情,十分执着,坚持若非真爱,绝不滥情。生性甘于淡泊,不会以武功去争名夺利,有超凡出世之心;
两人自少同甘共苦,互相扶持,是一对生死不离的好兄弟。
其中韵味就需要自己体会了。
两个学弟的编程水准都是很强的,这个必须要复习,最骚的是还都用Linux系统,竟然都不要娱乐的吗?惹不起惹不起。当然,我对他们的了解仅限于这几天的接触,所以有失偏颇,或者是过于主观都是难免之事。
就水平来说,他们两者好似相差不多,外貌也都是中上,然而正如我比喻的那样,最大的差别是性格。
学弟T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外向,一种很傲的感觉,虽然随着后面的接触我发现没有想象中的傲,但深刻的第一印象还是难以抹去。
而且他做事很积极很热情洋溢,积极的点倒有些让旁人不好意思,这个可能看起来在某些人眼里就有点看不惯(比如说一开始的我),熟了之后发现其实这或许就是那些创业者或者演讲家所需要的能力气场吧。
而跟他关系很好的学弟X则截然相反,外表是那种平淡的清秀,第一印象也是有些害羞内向的样子,但真正认识之后才发现也是个技术的大脑,而且是那种外冷内热的类型,交谈或做事节奏都把握的不错,不会冷场或尴尬,人也挺温和。
这种欲扬先抑的反转就很秀了,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虽然他在某次感言也曾提到自己的孤独,但我还是认为他应该是朋友很多的那种人吧。
不过不管外向内向都是不分褒贬的,各人有各自的喜好,我们无权过多评说。
3 什么,只有《女子特攻队》了
再之后就是物联网的女子特攻队了,最熟的那几个其实跟之前的人设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但这外出的几天都是都给我添加了新的印象,完善了各位在我心中的人物拼图。
L大佬,两个字,天秀。你大佬依旧是你大佬,但我以为她们竟然终于要被男生压过去之后,我还是默默的被打了脸。人设新印象:正经场合情绪控制优秀,语言组织能力优秀,技术全面且优秀,不过总感觉有种莫名其妙的隔阂感,哪怕认识很久了。
Y大佬,我一直以为她除了冷漠的面瘫表情和偶尔的笑容外情绪应该是毫无波动的,但是看到感言视频时她会感动到流泪也是有点小惊讶的。
不过在我眼里她的人设印象应该是这样的,CPU和内存常态是游戏,然后第一优先级的中断是“啊~~,有事啊”——其他人找她做事,第二优先级是“啊~~,吃饭呢”——其他人找她吃饭,第三优先级是“啊,要交作业啊”——作业或者学习。然而用Y钢铁直男的话来说就是“平时都蠢的跟猪一样,一到考试就变成神仙了”。
Y钢铁直男,“直男形象”依旧,人设未崩塌。只是我没有想到她对她妹L大佬和Y大佬是如此的尊重崇敬,一副秒天秒地秒空气,到了她两就变的暖男了。到底是对知识的敬畏呢,还是对“小饼干”的热切,这我就不得而知了,嘿嘿嘿。
D大佬,D大佬向来是一副嬉皮欢笑的模样,所以我一度以为她应该是最能控制表情的,没想到她在感言视频中是最受感动的。可能外向的人都比较感性吧,而且他对L大佬Y大佬的敬意我也看的出来,毕竟但上午赛事结果出来,她们分数调到第二时表情转变最大的也是她,哈哈哈。
至于其他人,接触不多,要么没有很大的人设改变,要么没有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印象,故就先不谈了。
4 好的,那我不买了
感性的总结和废话就不再多说,要吃饭去了,已一段诗体感言作为结尾吧!
这一段故事开始在,
酷夏初至短袖嫌热的日子。
错过了武汉的暴雨狂风,
躲过了东一六的天谴之雷,
用一段时间和可能去换另一种未知。
身在外时日长短不觉不知,
归去时却已色彩缺失气候阴冷外套加身。
日出日落不过五个轮回,
却已快忘却了此行最初的本意。
原来人真是社会生物,
大众心理终将同化我心,
不管堕落或积极,
都是“乌合之众”。
我向来是厌倦比赛的,
成与败是不对称的,不可比拟的,
而我是抽象的,善变的,沉郁的,
是悲观主义么?
何止是悲观主义,
万念俱灰也是一种超脱。
不以成败论努力,
荣耀带来愉悦,
更多的却是感慨。
结局是欢喜的,
过程是充实的,
人物是可爱的,
这还不够吗?
好记忆便是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