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卫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专题:万物皆课程——师生在A-STEM中共同成长 2019年7-8期
编者按:本期,我们从教育实践层面找到了深圳市龙岗区的教学探索。该区从STEAM教育中获得启发,着眼于人的成长需要和教育的未来发展, 呼应学生兴趣,使其身心连结自然、面向未来, 提出和践行了A-STEM教育。正如叶德卫主任在 《A-STEM教育中师生共创无限可能》文章中一 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一种被称为“自然缺失症” 的病候在这个时代蔓延。而A-STEM教育正是 针对“自然缺失症”的一种教育解决方案。孩子们失去了与自然和真实世界的连接,被困在教室里,而A-STEM从生物课堂的小课题到用几何的眼光看世界,从研究凤仙花染色到蜜蜂课程,让学生们感受万物皆课程,师生在A-STEM中共创共成长。 本期,我们呈现了诸多和生活相联系的课程 案例。在自然中,教师带领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推 进课程,龙岗区的山野公园和湿地是他们的课 堂,手机、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他们的学习工 具。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与生态环境的 内容都囊括其中。基于A-STEM的开放性课程, 注重人文艺术,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缩短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让每位学生找到 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并有所收获。(卢秋红)
A-STEM是深圳市龙岗区呼应新时代而倾力推动的特色教育[1]。笔者在组织制定《深圳市龙岗区A-STEM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后,一直关注区域内学校和老师的实践。龙岗区有公民办中小学校169所,有的座落在中心城区,有的则位于一脚跨出就是东莞或惠州的边缘地带;有邻近华为总部的,也有身处城中村内;有周边被各高耸楼盘包围的,也有靠山或邻水的。不同学校在实施A-STEM教育中所据有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个性特质不一,课程管理者和开发者的课程意识、学科背景和触发点不一,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实践状态,有生活气息浓郁的项目,也有富含前沿科技含量的设计;有的学校看上去条件相对困乏,但展示的探索成果却令人惊奇;有的项目是多学科的横贯,有的则在艺术和钢铁工具之间乾坤大挪移。总之,教育主管部门充分为学校和教师们提供支持,老师又充分相信学生、指导学生,于是师生们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着诸多令人惊喜无限的可能,收获了教与学的诸多成果和成就,自身的认知、思维和情感得以共同发展。
一.呼应学生的乐趣,创造美好的学习生活
生活中的小乐趣,激发了孩子们了解凤仙花的兴趣。暑假结束后,一群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回学校一起写作业,发现一位同学“染”了指甲,就问:
“宋美玉,你染了指甲吗?”她放下手中的笔,回答:“没有,是用凤仙花包的。”这时,邓慧琳把脑袋凑过来,好奇地问:“怎么包的呀?”宋美玉摸了摸指甲:“就是把凤仙花捣碎,然后放在指甲上,再用麻叶或塑料袋把手指头缠上,睡一觉就染上颜色了。”……
于是,又有孩子问,既然凤仙花可以染指甲,那么能不能染别的呢,如染毛线?于是,这样一个很容易被成年人忽略的看似无用的“问题”,被深具童心的科学老师发现,变成了一项小课题,开启了他们的研究征途。3月,他们开始行动,培育凤仙花苗、学习在土里栽种、施肥、浇水和维护,静静等待……6月,凤仙花开,开始染色的实验,失败,改进,再来,再吸取教训。
这个项目是南湾街道下李朗小学的一群师生完成的。下李朗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小学,规模很小,建筑和设备设施也上了“年纪”,学生大都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但师生在“凤仙花”项目中的活力和创造,却超越现实的束缚。这让笔者想起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一段故事:他去某学校调研,学校反映条件有限、没有实验室,无法给学生安排实验。他马上给学校支招,学生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才能开展,比如:可买来活鱼,放在水盆里,滴入墨水,观察墨水从鱼鳃流出的现象,就可以做鱼是用鳃呼吸的实验;让学生带来胡萝卜,将其切开,在胡萝卜上放入菜种,就可以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等。下李朗小学的张惠瑶、林运红老师就是这样的有心人,像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课程资源,又用常见资源创造不一样课程。“凤仙花”是太常见不过的花草,平时可能引不起你的兴趣,但经师生别样的行动,“凤仙花”就内蕴了一种别样的神奇。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发现、创造,使生活与科学相融,追求生活的意义,拒绝无聊与荒诞,进而享受日常生活的美好。这正是我们在A-STEM教育中所提倡的。更重要的是,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出逃”或说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平凡生活,如可能乏味的课堂和作业,而自主自由的体验和操控着各种概念、工具、想法和情感,获得了一定程度对世界的“掌控感”,进而实现了人的一种精神解放和成长。
二.让身心连接自然,做博物学探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人工环境中,对于自己脚下土地和身边自然缺少连接,走在绿化带和公园里,身边鸟鸣声声,花开姹紫嫣红,蜂蝶悄悄寻蜜等……似乎没什么感觉。虽然我们走过路过,但何曾听过看过。一种被称为“自然缺失症的病候”在这个时代蔓延。其实,大自然是无私且无限的课程和课堂,正如杜甫所说“万物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深圳并不是一个车水马龙水繁华的泥森林大都市,它有50%的土地草木覆盖,拥有城区、山岭、溪流、湖泊、森林、田野、古村、海洋、岛屿和海岸线,是A-STEM课程开设的广阔天地。
于是,有吴向东老师这样的“鸟人”。他是小学科学教师。有学生坐窗边的VIP位,上课常常“打野”,被窗外竹林中小鸟所吸引。吴老师知道了学生不仅在语文周记中写“鸟事”,还总为不知道那些是什么鸟而耿耿于怀。于是,他与语文学科孙安懿老师合作,带领学生开始了“只有开始、没有终止”的观鸟课程。他们带领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推进,走进龙岗区山野公园和湿地,用手机、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作学习工具。如何根据叫声来断定是什么鸟?鸟类怎样就地取材来筑巢?……等等,在孩子们认识里,鸟类有了各自长相,有了语言,有了神情,有了情绪,进而鸟类的多样性、季节性和生态环境的互动作用又成了他们课程的继续延伸。融合了地理、环境、历史、社会、体育和公民意识的“观鸟课程”在继续的生成中……有了这门课程,走在路上,听着“滴--滴-滴-滴,滴滴滴滴”——八声杜鹃呼朋唤友的鸣叫,是不是心境不一样了?![2]
有张水蔺老师这样的“养蜂人”。他是龙城高级中学的化学老师。学校背靠一片连接深圳和东莞的山岭。张老师在学校后山散步时,发现了蜜蜂,于是开始了他养蜂的探索,而后是养蜂课程的开发:生物、物理、化学、地理与生态环境的内容都攘括其中,“养蜂”变成了宏大的知识盛宴,一个个研究小课题,把一个个高中生也变成了养蜂人,而且,大多是女生哦,她们变成了与“蜇人”的蜜蜂友好相伴的探索者,她们酿蜜,也酿造甜蜜的生活。
有布吉中学的廖昱泓老师这样的STS(科学、技术、社会)践行者,她一改高中生物太少实验和沉闷的刷题取向,立足国家课程标准对现有必修和选修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将不同模块相关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重新组合为新的建基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验探究性课程,真正做到解决真实生活问题,学以致用。
在STEM日益变硬的时代,心灵缺少了柔软,人之于自然,缺乏温度。观鸟、养蜂、识别花草虫鱼、观察与记录自然事物及其变化——一种自古就有的博物学研究范式。只不过,古代博物学方法相对原始粗糙,而现代博物学则基于当下先进科学研究思想、方法和工具仪器,即保证了科学性,也促进了人与大地、与虫鱼花鸟、与自然万物的连接。它是治疗自然缺失症的良方,人人皆可参与,科学与人文有机交融,学习知识的同时,心灵也得以滋养。在A-STEM教育里,我们称之为“同理心”,不仅仅是同理人与社会,还要懂得同理花与草、蜂与鸟,同理自然万物,爱己爱自然,重拾“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使得珍爱生命、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更能入脑入心。
三.面向计算思维的未来,生发全新的课程
未来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当下的生活其实已经踏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在不断地冲击着教育领域,现实中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教育,有的方面比老师做得更出色。不过,当我们在谈论技术颠覆教育时,不得不承认在教育的大本营——学校,传统的教学和组织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教育也似乎成了“抵制”技术影响最顽固的一个领域。
不过,在这种固守和变革中,我们欣喜发现,学生已经走在前面。
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中学里,一群爱飞行的高中生正在研究冲压火箭发动机,听上去似乎完全不可能,但真如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借助机械设计和流体仿真等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并自学了很多高中领域没涉及到科学知识。虽然他们无法进行真实的模拟实验,但真实收获却超越学习本身——领头人聂成天乐同学已满怀为国研究火箭发动机的梦想!他介绍,学校多个社团也因研究飞行兴趣而联合起来,偌大创客实验室被他们称为“华附重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下科学与工程研究范式已发生重要改变,以模拟仿真为代表的计算科学(第三范式),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密集型科学(第四范式)开始大行其道。新范式的科学研究更需要计算思维,这群学生之所以可以开始一定的火箭发动机研究,也是因新科学范式所赐。
因此,计算科学家们呼吁,计算思维要贯穿到所有的学科中去培养。但在我国,即便是当下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也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编程阶段,甚至于把编程等同于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课程亟待建立。
除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外,新技术和新思维对教师队伍也是一个挑战。如果说00后的学生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那学校的60后、70后和80后老师则可称为数字时代的难民和移民。00后学生们对技术天然无师自通,潜能无可限量,而不少老师们则在新技术面前或者畏手畏脚,或避而远之。在这样的教育教学困境中,一方面是学校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条件以支持学生的探究,另一方面,则是老师如何转变自己。
60后的平安里学校王继华老师,就做了很好的表率。她带领团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信息技术,同时指导学生共同探索。她的编程教学不同于单纯的编程技巧训练,而是从反映真实世界入手,基于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小学生学会用几何眼光分析世界,用一定编程算法在图形上去实现初步模拟。经过训练与学习,学生们从小就开始具备用计算的眼光看世界,锻炼出像计算机一样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可能,创造新的未来。
未来会怎样?人们都说当今社会面临着重重挑战—气候变化、全球经济波动、人口老龄化、现代科技相关风险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时代若干年后很多职业真得将不复存在,有数据统计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孩子到那时候面对是现在还不存在的岗位。这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实性。而当我们谈论这些的时候,不免更对教育充满焦虑感,教育何为?成为普遍讨论和思考的话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视的事实就是:未来是从今天开始的,未来是我们现在的孩子长大后创造的。我们现在给孩子们提供着什么样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为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为了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社会,我们希望孩子有强大的直觉、积极的感情,希望他们葆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富有责任感和创造力,那当下,我们成人、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的A-STEM教育,要有哪些作为?要发挥些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龙岗区的老师们继续着未尽的探索……
(注:因版面限制,发表时有所删减)
参考文献:
[1]叶德卫.人文引领的STEM教育——深圳市龙岗区A-STEM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7):5-7.
[2]孙安懿.基于同理心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以《人与鸟》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9):8-10.
专题:万物皆课程——师生在A-STEM中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