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无为之教

作者: 吴向东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2-05 21:22 被阅读0次

本文刊发于《南方教育时报》2021-1-22第14版,刊发时略有删减。

参与叶德卫老师组织的读书会,共读《论人的成长》(第二版),使我再次接触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和马斯洛是上世纪80年代涤荡我年轻躁动之心的精神导师。30年过去了,再看罗杰斯在本书中以己为例的坦诚表达,娓娓道来中,他又似乎是一面镜子,照见着我自己。

罗杰斯从科学的角度考察了生物体和自然宇宙,认为处于滋养环境中的个体,具有建设性的实现倾向和形成倾向。他还从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普利高津的复杂性科学理论中吸取营养:越是复杂的系统,自我超越潜能越强。而人就是个巨复杂的系统,罗杰斯结合自己和同事们的经验,将其用于解释人的自我成长:相信个体具有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倾向,这种倾向他称之为“个人中心取向”,这是他整个理论的基石。这个理论基石是“性本善”倾向的,是对西方基督教传统中“性本恶”的批判。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治疗、促进者、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非评判性倾听、接纳、移情性理解和共情(同理心)等,均基于此,这些观念和方法在他对来访者(心理疾患者)的心理治疗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有趣的是,罗杰斯在了解到老子无为的思想后感叹,老子的话引起了他高度的共鸣:“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各归其根。”最有效的治疗就是顺其自然,解放来访者的“性”和“命”,而不是去干预、指挥、教导和强求,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是行不通的。

罗杰斯还特别强调集体意识:合作、尊重、互助,反对恶性竞争。这里的集体是指个人中心的治疗团体。治疗师无为而为,不劝说、不解释、不操控;个人尽可能做回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同;每个人都会体验到自己的独立性与他人的多样性——成为“我”的独特性;“独立意识”上升到“团队意识”的整体层面,个体不仅满足自己的需要,还会主动创造出满足他人需要的环境。结果发现治疗团体中的所有人都发生了“共振”,我们让自己“存在”,也让他人“存在”,一起相互支持,朝着个人目标积极努力。

从非指导性治疗,罗杰斯发展出了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教师不应该称为决定学生做什么的“教师”,而应该称为信任学生自我成长的“促进者”,学生也应称为“学习者”。促进者放弃了对学习者的控制,提供安全的促进学习的心理环境,让学习者获得控制权;学习者自律并自己承担责任,学习什么内容不再由教师单方决定,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者和学习者一起决定。这样的教学,学习者会富有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深入而快速。

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学习者得到有责任的自由时,却出现了困惑的、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罗杰斯也反思:在内心深处,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我的学生能够在促进的环境中自我引导?这个问题在当下学习科学的研究中已经基本得到回答,可以采取相当多的方法和策略去解决。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个人中心取向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次彻底的革命,把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来了个底朝天。

回顾这30多年的从教历程,罗杰斯和老子——人本主义和道家思想影响着我的教育思想,指引着我的思考和行动。我的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顺性化知”,即,顺应学生美好天性,在实践性学习中活化知识为真智慧。读《论人的成长》时又翻了下《老子》,进一步发现他们是如此相似:营造一个理想的环境,行无为之教,凝视学生自我成长,这该是多么逍遥的教育生活啊!

相关文章

  • 行无为之教

    本文刊发于《南方教育时报》2021-1-22第14版,刊发时略有删减。 参与叶德卫老师组织的读书会,共读《论人的成...

  •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20190224

    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易解】 天下最柔弱的行为者,同时也是行遍天下...

  • 2021-01-12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

  • 道德经(4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 道德经小注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明的领导,是无为而治的人,行不言之教。他是存...

  • 诸子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要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治。 庄子说“莫若以明”,所以不教不治,只讲故事。 孟子说“性...

  • 《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承上言无为之益,以明...

  • 【韵|‖层次‖】(四十三)深度‖《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解释+扩

    43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何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是以:所以说 圣人:开悟之人 处:永远处于 无为:没有...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无为之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wg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