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介绍中,作者提到了理解事物的不同层面。首先是知觉层面上,有侧面、视角面等呈现方式。还有在想象记忆等层面,有回忆,预测,想象等呈现方式。
1 在这里,通过“范畴”的引入,事物又具有了“理性与语言”的呈现方式。同样的事物,不仅可以有诸多眼睛观察的角度,诸多回忆方式,还有诸多谈论、提及的方式。而且我们不仅可以直接谈论事物本身,还可以将其与其他事件连接,做出判断。不仅可以说“这辆车掉漆了”,还可以说“这三辆车都掉漆了”,或者“这辆车掉漆状况比那辆车严重”。“范畴的领域非常宽广,如同人类语言的语法那样宽泛”。在作者那里,范畴、理性与语言是高度重合的。
2 范畴意向性的同一性。如上面的多样性一样,范畴也对应新维度的同一性。至少表现在“陈述”与“充实”两个层面。
“陈述”角度的同一性,指“我们能够提出的有关陈述、我们能够听到的其他人从别的观点出发提出的陈述”,也就是我们的语言与别人语言能够交流这个同一性层面。
“充实”角度的同一性,指“我们听到他人的说法,然后力图经过亲自观察以及直接为我们自己进行的联结,确证他人的意见,从而获得的充实”。也就是常说的“由理论联系实际”。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别人的理论”才需要由自己来联系实际,自己的理论是由自己的实际产生的,除非其中掺杂了不应有的非理性过程,不然不需要再联系回实际了。
2-1范畴意向性除了带来新的维度的多样与同一,同时也会往其他维度渗透,使得所有事件、事态都可能带有“语言性”。
3 作者再次强调范畴意向与日常语言中“理性”和“逻辑”的一致性:
“在范畴意向中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被提升到理性的空间,也就是逻辑、论证和理性思维的领域。范畴经验是从知觉引向理智的过渡点,是语言和句法开始起作用的地方。通过范畴联结,我们知觉到的事物得到记示,并且被容许进入推理和交谈的领域。简单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生理学和心理学过程,而范畴记示则是进入逻辑的第一个举动。”
3-1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里回收了我之前提到的疑问。也就是他强调事物的|同一性本身
是无法直接呈现的。然而我们在思维和谈论时,却可以直接谈论“事物本身”这种描述,这算不算同一性原本的显现呢?
作者在这里说明,我们在知觉上可以把握同一性,但同一性确实不显现。不过这个同一性在给对象的命名中,是在理性和范畴层面显现的。由于理性超越了原本感性的层次,因此它可以直接谈论同一性本身。“立方体的同一性是知觉和思想之间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