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ianshu.com/nb/8692577
http://www.jianshu.com/nb/8792424
一览只能列出部分主要观点。想知道更多精华,请阅读原著。
《2016中国科幻研究》 30.0万字
一、 中国科幻研究
(一)、主流化进程与想象的重构:科幻文学与当下中国
张颐武
文章从“科幻”小时的历史入手,从中国“现代性”的话语最推重的“科学”精神方面考虑,从“现代性”的两个内在矛盾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内在限制:
1.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矛盾。2.伦理和人文与科技的矛盾。
现在中国告别“现代性”的历史的限制,三个因素对科幻文学的发展和进一步主流化提供历史条件:
1.经济高速成长,2.“纯文学”、类型文学、网络文学,三足鼎立。3.中产群体扩大。
(二)、民族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与现代中国小说的诞生
那檀霭孙(Nathaniel Isaacson)
毕坤 王淼 安平 韩沐霏 译 姜振宇 肖汉 校
摘要:1904--1905年,荒江钓叟所著《月球殖民地小说》于月刊《绣像小说》上连载出版,这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本本土科幻作品。
晚清科幻小说
从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局,严复翻译《天演论》,当时的知识分子等三方面分析。
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出现是反常规的,当这一类型把自身源头与西方引进作品的译作联系在一起时,“科幻小说”开始在中国经常出现,作为一个文类分类,它在英语出版物(大约1904)中这样做之前,与特定的故事联合起来。
科幻小说与帝国
介绍罗纳的《科幻小说与帝国》提出的科幻小说产生的三关键因素:1.技术扩张,2.从历史古国向霸权国转化,3.全国读者感到的对文学文化调解的需要以及高度完美的技术科学帝国的幻想模式。
探索科幻小说与东方主义间关系的科幻小说研究分支不断发展。正如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中论述的那样,帝国如同需要依靠必要的军事力量进行肉体征服一样,同样依赖于智力合理化来继承其帝国使命。
鲁迅定位在三个世界中:科举考试中文言教育的世界,医药的世界以及现代白话小说的世界。
究竟是谁的殖民地?
《月球殖民地小说》成功地将游行叙事、帝国主义冲突以及其他科幻小说的特征有机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科幻小说于中国学者是一把双刃剑,它们能够普及亟须的科学知识,但也同帝国权力意志具有某种同谋关系。
(三)、晚清科幻小说对科学的类型化表述
陈宏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要:科幻是科幻文学的重要一极,然较之文学方面的研究,学界对其关注一向较少,这在晚清科幻研究当中也不例外。晚清科幻小说中对科学的划分有三种:1.“虚空界”科学,2.“新”科学,3.“理想”科学。
关键词:晚清 科幻小说 科学 想象 类型
在对晚清科幻小说展开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晚清小说做出适当的界定。
“虚空界”科学
《新小说》杂志报社 1.“虚空界”溯源,《新法螺先生》。2.道德科学家。3.法螺先生的失败。
“新”科学
大清帝国大门被西方枪炮轰开。1.改良西方。2.取法古人。3.隐秘的“理想”。4.科学家画像:a、科学共同体,b、政治自信,c仁义之战。5.“新”科学的失落。
“理想”科学
对未来事物的合理的想象和希望。
1.“朝为理想,夕为实事”,2.军事科学家,3.“理想的消隐”
结语
(四)“新法螺先生谭”:晚清科幻小说的叙述主题化和脑电
马绍龄 作 韩沐菲 译 姜振宇 校
摘要脑电发明 晚清政治经济研究
介绍徐念慈其人及《新法螺先生谭》
作为第二人称的“我”
有着社会化大脑的人类机器
结论:马克思主义乃是理解20世纪早期中国科幻小说的一种方式。
(五)民国科学小说初探
任冬梅
数理团婚
在1949年以前还没有“科幻小说”这个名词,晚清时候被翻译进来的科幻小说大都被称为“科学小说”。
旧曲“锌”词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与传统戏曲结合在一起的科学小说,用旧曲填新“锌”词演绎出一首绝妙的科学恋曲。
变身男女
顾均正的《性变》
结语:文学性、科普论与小时的幻想性
(六)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之取雪山水晶国》的科幻性想象
张之杰
摘要 关键词: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传
《取雪山水晶国》的科幻性想象
讨论:关于作者与译者
二、外国科幻研究
(一)谁主导科幻
加里·卫斯法尔 (Gary Westfahl) 作 荣智慧 译
摘要:从一个广阔视角分析了文学的主导问题,论证了科幻是一种由五种不同且相互竞争的权力所控制的独一无二的文学类型。这五种权力是:雨果·跟斯巴克,科幻团体,一般大众,大型出版社,学术批评家。
关键词:权力 科幻 主导
(二)类型科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李兆欣
摘要 :本文在简述前三代类型科幻的发展之后,对第四代类型科幻的可能性作一推测,并提出类型科幻当前面对的问题。
类型科幻从何而来?
所谓的类型,指的是由不同作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组成的一个集合,类型中的作品往往具有类似的主题或者元素。
类型科幻有过哪些?
类型科幻的发展不只是风格、主题或者取向的变化,其实应该说只要时代取向没有变,类型小说的内容基本是很难变化的,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作品的出版形态。
类型科幻走向何方?
(三)论时间导向视野下的科幻小说人物
陈佳红
摘要 :本文运用时间心理学的时间导向理论,从时间的角度发掘科幻人物的个性内涵,研究方法是:拼图法,发散法,直线法。
科幻小说的人物研究困境与可能出路
过去导向的科幻人物
1.过去导向的个性特征。a、过去导向的发生,b、过去导向的确立,c、两种过去导向的混合。
2.过去导向的转变。
现在导向的科幻人物
1.现在导向的个性特征。2.现在导向的加强。
未来导向的科幻人物
1.他人引导下的未来导向。2.个体自主的未来导向。
结语
初步建立了以时间导向分析科幻人物的可行性和可能方法等等。
(四)超越科学与文学的边界-- 一场日本科幻界大讨论
濑名秀明 巽孝之 小谷真理 (日本《sf》杂志) 作 高寒凝 译
文章记录的三人对谈的内容。
科学的文学、文学的科学
关于《寄生前夜》
Fiction/nonfiction的夹缝
想象力与“希望”
三、科幻教育与教学
(一)《科幻物理学》校本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李志刚 宓奇 王琦
摘要 :国外科幻作品进行中学物理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大附中借鉴国外经验,首开科幻物理选修课,对引入科幻作品进行物理教学做了创新性、启发性的探索。
科幻物理学课程开设的背景
课程简介与课程目标
1.校本课程实施及其经验。2.跨校选修课的实施及其经验。
课程的实施
(二)第三届STEM教育应用国际会议纪实
综述整理 : 付昌义,周蓉;翻译:陈陪婷
四、回顾与反思
(一)我和科幻小说及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的一段交往
吴越
1956年召开的中国青年创作会议上受表扬的十个青年作家,其中有九个被打成了右派,最后一个郑文光,因为写的是科幻小说,离现实世界远,加上他是越南的归国华侨,格外宽大,网开一面,没给他戴上右派帽子,······
2012年9月24日 北京
(二)哲理性的超硬
王晋康
我的作品有两种。一是以科幻为皮,像其他作家一样只是把科幻作为道具,比如《三色世界》的传心术,《黄金的魔力》中的实际机器、《蚁生》中的蚁素等。但更多的作品是以科幻为骨,我个人相信它们确实符合科学意义上的正确。
(三)反科学主义视野下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
江晓原 口述 穆蕴秋 整理
无意间踏入了科幻
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少了红尘俗务的打扰,我无意间成了一名观音爱好者。而专门收集科幻类题材影碟,也成为我的一大偏好。
科幻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科学,第二重是文学,第三重是哲学。
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
让科幻研究的成功学术化
五、科幻现实主义圆桌会议
(一)科幻现实主义,突破从确立边界开始
陈楸帆
在2013年10月《名家欣赏》科幻评论专号上,我在文章《对“科幻现实主义”的在思考》中,将“科幻现实主义”理解成一种话语策略。
(二)科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学表现手法
韩松
吴岩的《衰败之花》:有一天,中国各地忽然蔓长出了一种奇异花蕾,它开在哪里,哪里的人就死去,单位陷入崩溃,社会出现絮乱。科学家商讨对策,但任何的高科技应对均失灵。西方波来的先进科技和管理在中国水土不服。最后还是广东人找到了一种消灭衰败之花的办法:吃掉它。
(三)什么是真正的科幻现实主义
姜振宇
在20世纪80年代,郑文光就曾明确提出:“一部科幻文学的真伪,首先应该看它能否反映我们时代的复杂‘现实’”。但在今天,提出“科幻现实主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会逢其适:当下。“现实”和“表现”两方面都处在剧烈的变化当中。
(四)科幻现实主义
李淼
今天谈科幻现实主义,我觉得更加贴近当下中国的情境。中国正处于一个千年未有的大变时期。
(五)在“科学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外
王瑶(夏笳)
科幻应该是一场不断开拓边疆的探索之旅,真是在这一点上,科幻、科学与文学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
《中国科幻研究》2011年1月号
一、科幻理论
(一)论科幻火星热
高福军
摘要 关键词 :科幻,科幻火星热,火星,火星科幻
绪论
科幻文学作为科学性、幻想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一个前瞻性文学门类,探寻外太空、寻找外星文明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第一章 科幻火星热的源起
第一节 神秘的火星 1.观测火星 2.探索火星,3.火星上是否有生命,4.向火星移民,
第二节 科学观测引燃科幻火星热的导火索
第二章 国外火星题材科幻的发展
第一节 发展期:一部殖民全史
第二节 颠峰之作--《火星编年史》
第三节 多元期:现实、写实、讽刺并举
第三章 中国火星题材科幻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火星科幻的颠簸起伏
第二节 巅峰之作-- 《战胜的后裔》
第四章 科幻火星热大潮下的思考
第一节 火星题材科幻小说的文学探索
1.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的穿插建构 。2.星际殖民小说中的悲剧性 。3.“回归”与“逃离”的冲突
第二节 火星题材科幻小说的哲学探索
1.“非人”、“后人类”与异化 ,2.他者与异类。
第三节 火星题材科幻小说的科幻探索
1.科学与科幻之间关系的审思 2.科幻火星热将何去何从 。
结语
参考文献
(二)晚清“科学小说”源流初探
任冬梅
摘要 :“科学小说”这个名词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
关键词 :词语 科学 格致 科学小说
1.“科学小说”这个词语可以拆分为“科学”和“小说”两部分,
2.在“科学”出现以前,是“格致”这个词基本上指代科学技术的意思。
3.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学”一词传入中国以后,“格致”并没有马上消失,很长一段时间里“格致”和“科学”都是并存的。
4.最早出现“科学小说”一词,是1902年11月14日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刊登翻译作品《海底旅行》的时候。
结语
参考文献
(三)1949年至1966年中国大陆外国科幻的译介及影响分析
罗能
摘要 关键词:科幻小说 建国初十七年 译介
第一章 建国初十七年中国大陆科幻小说译作目录
第二章 建国出十七年科幻小说译作对原创的影响
1.凡尔纳精神,2.苏联模式,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49--1966中国大陆科幻小说译作目录
二、作家作品研究
(一)混乱中的秩序--论《红色海洋》的叙事艺术。
摘要 关键词:《红色海洋》 叙事 结构 时间 含混 科幻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1、结构含混的生成。
1.1、各章节结构含混的分析。
1.2、结构含混的表现特征。1.2.1 人物身份的模糊化。1.2.2 情节的淡化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小结
2、时间含混的生成
2.1、叙事顺序造成含混。2.1.1 、倒叙 。2.1.2 、 平叙 。 2.1.3 、预叙。
2.2、叙事速度造成含混 。 2.2.1 、 加速 。 2.2.2、减速。2.2.3、空白。 小结
余论
1.关于破坏性创新 。2.关于叙事与内容。3.关于样本的选取。
参考文献
三、笔谈科幻
编者按:
本期此栏目所收录的文章,多为2010成都科幻大会上众位科幻作家及科幻研究者的发言稿,另外付有夏笳及梁清散于2010年东京科幻大会发言稿。
(一)我所理解的核心科幻
王晋康
关于什么是科幻及软硬科幻,历来是个夹缠不清的问题。
······从以上三个特点来看,我所称的核心科幻比较接近于过去说的硬科幻。
判别标准 :1.新颖性。2.和故事应该有内在的逻辑联系。3.坚实的科学内核。
(二)“泛幻想”时代,科幻小说会被代替么?
进麦
《科幻世界》+《飞奇幻世界》=《幻想世界》?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究竟资源允不允许?
我们要找到科幻小说的不可被替代性
(三)关于新生代困境的思考
杨平
对于这些作家来说,科幻的写作模式是什么、该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基本的价值观等等,几乎全来自他们所阅读的西方科幻。
(四)柳文扬,你听见了吗?
杨潇
“我想亲亲你”
1994年夏,柳文扬第一次到成都出席银河奖颁奖会。他在科幻世界编辑部见到了美编蓝叶,于是人生之路由此改变。
去看看银杏树
柳文扬走好
(五)中国科幻近几年
梁清散
大家好,
这次来到日本,参加东京科幻大会,······
其实,近几年的幻想文学阵地也渐渐变得多元化了。
《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译文版》《飞·奇幻世界》《科幻大王》将改版《新科幻》《九州幻想》《新幻界》
2009年秋,42工作组成立。
星空奖。
(六)现在进行式的科幻--中国科幻的“性生代”与“后新生代”
夏笳
大家好!
这次我和几位喜欢科幻的朋友们,来到日本参加东京科幻大会,须知要在会上发言,感到压力有些大。
所谓“新生代”,大概是指从1990年到现在,以《科幻世界》、《科幻大王》这两本杂志为主要活跃场所,涌现出来的一批作家,其中具有代表向的星河,杨平,苏学军,凌晨,赵海虹,刘维佳,柳文扬,王晋康,何夕,潘海天,刘慈欣,韩松,等等。
后新生代:陈楸帆、飞氘、长铗、马伯庸、程靖波、迟卉、陈茜、夏笳。
(七)浅谈中国幻想文学市场
苏学军
在如何繁荣市场方面,我觉得应该先从儿童读物入手。
(八)《科幻世界》读者的三个层次
靳萍
第一层次 读者是中学生和高中生。第二层次的读者是大学生。第三层次的读者,那就广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幻产业的培养。
(九) 北美科幻见闻
北星
1.南希·克雷斯的科幻写作班
2.罗切斯特的科幻作家协会
3.在美国参加科幻迷年会
4.美国的科幻杂志、书籍和读者
5.北美的科幻作家
四、书评
(一)《十字》的感悟--评王晋康《十字》
王晓达
(二) 为明天忧思--评谭剑《人形软件》
韩松
(三)即使明日即末日,我亦要燃起希望之火--评程靖波《赶在沦陷之前》
骑桶人
(四)斯人已逝,辉煌犹存--栗本熏与她的《豹头王传说》
丁丁虫
(完)
一览只能列出部分主要观点。想知道更多精华,请阅读原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