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时,三宝对妈妈说:妈妈,你的鼻孔怎么这么大?
妈妈赶紧跑去照镜子“哪有啊!不大啊。”
好奇妈妈就想,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妈妈,是什么样的?
于是,妈妈就蹲下来,抬头看看爸爸的鼻子。
“哇,确实好大。好搞笑哦。”
哈哈,从好奇妈妈的理解来看,这就是换个角度看事物,即换位思考。
放假了,妈妈们聚在一起,都会互问“你们的孩子放假在家都干什么啊?”
“我家的孩子在家,天天在看电视,不然就是玩手机,玩ipad。已经上瘾了!”
“我天天忙着接送补习班,哎,如果不去补习,他也是在家也是玩游戏,说也说不听。不给玩,就一直吵闹。”
当然,这只是其中我听到的,几个回答。
好奇妈妈就想: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看电视,玩电子产品,那你要让他干什么呢?
“看书,画画吗?”
“找好朋友玩?”那好朋友在家吗?好朋友家住附近吗?有没有人送他去?
“玩玩具?”一个人玩,久了,有意思吗?
“做家务?整理房间?”
换位思考玩玩:如果现在给你两个月假期,让你在家里,要求你,不要看电视,不要玩手机,ipad,那你会做什么?
这个时候,需要留点时间给妈妈们想想了。
做家务?做饭?找朋友?看书?美容?逛街?
好吧,其实孩子的“上瘾”行为,只是在换个方式告诉你:妈妈,我需要你的陪伴。妈妈,你怎么都不理我?
妈妈的心声:妈妈也要有空啊!妈妈也要去上班赚钱啊!
但如果是全职妈妈呢?
妈妈也可能回答:在家也要做家务,煮饭啊!
好吧,再排除这些事呢?
我会陪在他身边的。
在这就要提醒一下妈妈:你是陪着他?还是陪伴他?
有区别吗?当然有。
陪着孩子,让他在妈妈的视线范围之内,妈妈还是可以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休息一下,看一会书,玩会手机,看看狗血电视剧。
陪伴孩子,就是你要陪孩子说话,玩游戏,去关注她的需求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和人处于一种陪伴、交流关系中时,他的“上瘾”行为会自动被抑制。如果你一整天陪着他,和他交流,有很多的对话,一起做一些事情,那么他可能一整天都不会有“上瘾”,吵闹行为。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的家人或朋友有某些不太健康的上瘾行为,你想要帮助他,那么,陪伴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顺便发现令他上瘾的原因)。
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对于“玩手机”这件事,上瘾了吗?
作者自己的回答是:我在用手机工作! 哎呦,道理都知道,但做到很难🤷♀️。尽量啦……
共勉!
以上为三宝妈妈的原文分享,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少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沙盘游戏咨询师
受训背景:精神分析疗法,沙盘疗法,叙事疗法,催眠疗法,OH卡牌,皮纹测验,梦的解析
擅长:儿童沙盘,亲子关系,女性个人成长
咨询风格:亲和,热情,但看起来高冷;幽默,直爽,但有时说话直接;注重个性化治疗
寄语:种下种子,成为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