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简单地说,“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我们要把它做好其实里面要注意的是这个“烹”字,什么叫做“烹”呢?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炒菜的火就叫“武火”,而所谓“烹”,就是文火、细火,慢慢熬炖。

文火与武火可以说也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它是我们做事情的左右手,是权衡各方面的因素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先把排骨用武火炸一下,这样吃起来才够香,然后倒进开水,再用文火慢慢的炖,需要文武的配合我们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另外要说的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为于思,而毁于随。”我们要做好这一件事情,其实从早晨起来买菜开始就已经进入状态了,它是我们做事情的准备工作,做事情要细致的谋划,安排好步骤,我们要精心的选取食材,然后经过一道道的工序才能下锅,这需要我们赋之以耐心,不能随意的想放什么就放什么,这是做事情的方法和态度。

有时候我们吃的美味,厨师要很早就起来去做,从五更天开始,放进食材开始炖,一直炖到中午,我们吃起来才有滋味。很多名菜都是这样烹出来的,甚至用文火烹上一天两天才好。中国老土话说:“请客三天忙,盖房子三年忙。”精美的菜是需要细心烹调的。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告诉我们,处理问题要特别小心,要慢一点,不能匆忙大意。我们不管是做事情还是读书做学问,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