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写作:教学楼记(王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吟诵着先贤留下的诗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课上有各科老师的谆谆教诲,课下有同窗好友的真诚陪伴,我们的青春年华在教学楼里绽放华彩。
教学楼,让每个学子都毕生难忘的地方,它像一位沉默寡言的智者,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奋笔疾书;它像一艘劈风斩浪的巨轮,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它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任我们书写精彩人生。
岳阳楼、醉翁亭、小石潭、快哉亭……都为文人的灵魂提供了一个诗意的栖息地,现在,也让我们拿起笔,来为教学楼写一篇文章,为自己终将逝去的青春寻找一片可以安放的净土。
技能稳拿
1、确定观察的顺序。
这个顺序可以是从远到近的顺序,也可以是从下到上的顺序或者是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可以是从外到内的顺序,或者是建筑结构排列的顺序。也可以像《小石潭记》,使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我们在按顺序写的时候,就要根据学校教学楼的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观察顺序。
我选用的观察顺序是: ,按此顺序,能将教学楼分为
2、确定观察的角度。
教学楼作为一个建筑物,我们可以通过位置、形状、颜色、材质、用途、布局、声音等角度来观察。
首先看位置,教学楼属于整个学校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学习《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先说学校整体的环境,所处的方位,后面再强调教学楼。
其次看教学楼的形状,颜色。例如:"走进校门,向校园的右侧望去,就可以看见一栋又高又大的七层楼,那就是我们的教学楼。它呈长方形,外墙贴着装饰砖,颜色为白青相间,而里面的墙是白色的。"
我们还可以观察教学楼的布局、声音。例如:
(1)"教学楼分成东、西两边楼。东楼有仪器室、实验室和图书室。西楼有体育室、少先活动室、微机室和舞蹈室。同学们最喜欢的要数微机室了,每到下课时,同学们总会争先恐后的去畅游网络世界。"
(2)"上课时,教学楼传来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下课时,教学楼沸腾了!到处都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3、教学楼的人文风景。
1931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也适合我们所就读的中学。学校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教学楼的新旧,而在于这所学校里,是否有一批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在写教学楼的时候,我们重点去刻画的是校园里的人--学生和老师。《醉翁亭记》里"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写出了太守与民同乐,我们重点要表现师生同乐。语文课上,老师带我们畅游文学世界;数学课上,老师带我们体悟数字背后的奥秘;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大开眼界,认识奇妙世界;英语课上,足不出户也可以领略异国风情……
4、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小石潭记》里,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我们作为青春时代的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斗志昂扬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将这种志向、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坚强的精神,可以融入到景物中,例如清晨照进教室的阳光,深夜里仍亮着的明灯,耐旱不似的绿植,墙壁上张贴的奖状……这些景物给自己内心带来的力量,都可以写下来。
范文欣赏
1994年,党委政府为改善乡初级中学办学条件,决定拆除校舍危房,新建教学楼。此举深得民心。后经多方共同努力,次年楼成功就。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立碑记念,以鉴后世。命余为之文,文曰:
武创国基,文绣江山。求盛图强,教育当先。
家乡董河,人近四万。少年学子,数逾百千。
迁街建校,三十年前。几经洪水,又遇动乱。
垣歪墙裂,瓦破顶穿。摇摇欲坠,危在夕旦。
惶惶园丁,奈何浩叹。莘莘学子,苦不堪言。
乡穷民困,财薄力单。几议翻新,未能如愿。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党委政府,决定重建。
重学得道,全民称赞。社会贤达,鼔倡捐献。
众志成诚,渓流成川。百日之功,集四十万。
羊年五月,奠基开钻。鸠工庀材,石借他山。
历夏经秋,楼映长天。一幢三层,六十六间。
巨龙卧野,雄伟壮观。门纳浉水,源长流远。
座依青山,基固墙坚。窗明几淨,梁高屋宽。
全校师生,扬眉开颜。朗朗书声,直闻霄汉。
盛世伟功,计谋百年。荫我子孙,情寄无限。
竣工剪彩,撰文誌念。凿石镌碑,芳名永传!
共好学上进者铭,同执政为民者念。功德乎,全乡三万八千人民耳!吾信也,谨为记。
小试身手
请以《教学楼记》为题,仿效学过的几篇古文(既可以用古文来直接写,也可以仿照古文的安排,用现代文写作),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