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作者: 贾老师和他的朋友们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13:04 被阅读0次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朱先生感叹时光匆匆,让人不舍、惋惜又无奈,但是文章开头却给我一种田园自然的美好,时间就是应该这样,自然的流逝,我们想要抓住,想要挽留,最后两手空空,望着时光的背影徒然无助,在某种感觉上,是一种美。朱先生的匆匆,是自然的匆匆;而现代人的匆匆,是自己创造的匆匆,所以,在我们的感叹中,只有焦虑、烦躁、不安,不再有美。

女儿升入高中,被拉入微信群,满屏都是讨论高考、大学、专业,这个场景如此熟悉,如果我不加入讨论,仿佛就是对我女儿的不负责任。
毕业了,被逼着结婚...
结婚了,被逼着生小孩...
怀孕了,胎教铺天盖地,画起跑线的时间都已经晚了,起跑线已经画到呼吸线,或者再提前,到受精线,总之,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小孩生下来就要去游泳,但是放眼看去,周围还是很多人不会游泳,我想问问生下来不就是浪里白条吗?估计是上学后学习成了主旋律了。
上学之前就开始学钢琴、舞蹈、画画、演讲、快板、跆拳道、篮球、乒乓球、轮滑、魔方...你到儿童宫转一圈,古人的六艺简直是小菜一碟,现在的小孩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周六周日两天课程排的满满的,还得占座抢座,甚至大打出手...拍个照都要抢头排,占C位,各位妈妈,孩子个小了您也焦虑,个高了还要在前排,您也真够累的。
上学了,就更别提了,补课补课补课,升学的名额是固定的,大家补课不会扩大名额,只能是家长孩子互相伤害。
这一切,妈妈们功不可没,最着急的是她们,最累的事她们,互相攀比推波助澜,与专家遥相呼应,专家提供理论基础和舆论导向,妈妈们出人出钱,整个教育产业做大了,拉动了GDP,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给她们一个大大的赞,年轻时拉动教育,年纪大了搞活房地产,老了玩金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绝不敢歧视女性,我家里只有我一个男性,不论人数还是实力都是弱势群体。适当学习一些特长是很好的,像我们这个年纪的确需要有个爱好,既然是特长,一定是少的爱好,毕竟像达芬奇这种牛人太少了,而且特长的目的99%是为了爱好,爱好就一定有乐趣,一定是慢的,舒服的,是给自己感觉的。有针对性补课我也赞成,现在高中的课程我的确辅导有困难,放着知识不会而不去管,也不符合教育的要求。凡事有度,物极必反。今年沈阳的中考简直有些变态,百分制90以上就是优秀的,和满分的差别没那么大。权当放屁,大环境下我屁都不是。
在工作中,中国的节奏太快了,我刚刚读了《我从估值百亿的公司离职了》这篇文章,联系到生活,有了上面一些牢骚,牢骚应该不是我这个年龄应该有的,但是的确这些与我的生活直接相关,我被这种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了。
再读朱先生的《匆匆》,感觉是他真是幸福。时光已经很无情,就不用再自己伤害自己了。

相关文章

  • 匆匆匆匆

    不过成功不干活

  • 匆匆匆匆太匆匆

    不觉中,襁褓之娃,出落成一个有思想有爱心的小姑娘!总觉自己高中还没毕业,做梦还经常吃高中时的大锅饭,唉!有人问我多...

  • 匆匆.匆匆

    回不去的 痛得匆匆 掉下去的 碎得匆匆 那年的雪 火焰匆匆 来不及的 你我匆匆 ⋯ 青春的花 开得匆匆 散得匆匆 ...

  • 匆匆匆

  • 匆匆,匆匆

    文/冷涩 2015年,读大一,满怀憧憬地踏进大学校门,那时觉得大学四年好长,毕业似乎遥遥无期,从来没有考虑过离别的...

  • 匆匆匆

    若不是果实来报信,还不知夏已走远。

  • 匆匆的匆匆不匆匆

    今日再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他的这篇散文被选用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初读此文已是二十年前,在匆匆的时间流里,我...

  • 匆匆那年匆匆走过匆匆流逝匆匆遗憾匆匆向前

    我想小说这种东西就是大米饭,可以选择散文亦或面条,但你永远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从开学开始就一直在郁闷,那种彻头彻尾的...

  • 匆匆的匆匆

    每天写提笔写点什么,却又不知写什么。 每天跟自己说,因为没有完整的时间,所以写不好。 每天有完整时间时,又优先做了...

  • 《匆匆太匆匆》

    鲜花盛开 树木蔚然成风 我在春天里 来到入学之初的校园 仿佛宿舍楼还是那样旧 教学楼也没怎么变 甚至捡矿泉水瓶的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匆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pi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