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喜欢听戏。
江浙的戏,代表的有越剧、瓯剧、昆剧、绍剧等等,小时候的我最先接触的就是越剧。每逢大的节日来临,村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戏台一般都选在村里的庙中,庙里本来就有现成的舞台,场地够大,能容纳一个村子的人。
那个年月,精神娱乐的东西还是很匮乏的,所以看戏就是大伙最大的期待。人多的地方就有商机,有唱戏的地方就有小贩出动,可以给我们小朋友们带来好吃号玩的玩意儿。穿梭在看戏的人群中,手里拿着冰糖葫芦、糖人儿、爆米花,小伙伴们的笑声总是最爽朗的。
后台画彩妆的地方也是神秘的所在,内心总是充满了敬畏与好奇,似乎那里有一个潘多拉魔盒,进去就会有另一个时空。偶尔有一个胆大的进去了就会被大人轰出来,这让后台的神秘感又增加了。
起初,我也是和大家一起瞎跑,后来被台上人物的扮相给吸引住了,就或站或坐着看戏。最常见的戏曲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等。
当时我还叫不出戏曲的名字,只觉得听演员的唱腔委婉优美,演员的扮相又唯美,一般都是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居多 ,很有江南水乡的柔美感觉。于是慢慢听着、看着,待稍微大一点竟也能唱上某一段了。
小时候最喜爱的还是越剧演员的服装和发饰,这要放在现在自然是马上可以拥有的,某宝一搜,只需一两日马上可以到家啦。可那个时候可是不能马上求到的,逢年过节的新衣还是母亲坐着船花了一整天时间才能买到的。
于是,我裹上了 床单,连水袖也有了,发钗是没有现成的了。忽一日在山边捡拾枯叶时发现一枚枚酷似发钗的叶子,仔细一看,竟是大人们割下来晒干烧火用的芒萁。它张开的叶片就像演员头上装扮用的珠花,十分好看。于是这些芒萁就成了我的发饰。
村里每一场戏我都不曾拉下,在台下看地津津有味。等戏台撤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想听戏却时,大家会找个大人找不到的地方,让我唱给她们听。我想我可能会唱跑调吧,可能会把唱词记乱了,也可能身形手势不到位呢,但那时候无疑我已经在大伙的聚光灯下闪耀了。
慢慢长大了,也会去听戏,跟着哼哼,也了解了更多的戏种,偶尔也开始哼哼京剧、黄梅戏,不亦乐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