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是为了什么?我们悄无声息地来到世上,也必将孑然一身地离去。生死这片汪洋大海面前,什么都泛不起一丝波澜。
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是金钱,是权势,是生活的全部。但人若是为物质所困,生活也就被牢牢地抓住了,丧失了自我。 所以啊,我要追寻我自己生命的意义。
“功名利禄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我想我要的生活不是什么世俗定义的成功,我只要村上春树所提出的生活的小确幸。有人说物质是精神的保障,我不以为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没尝遍人间滋味,就想去走一遭瞧瞧,我厌恶被所谓的金科玉律所束缚,活在了他人的话中,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
死后的人会去哪?有人说会变成一颗星星,我想是有可能的。我们来自宇宙里的每一个尘埃,必将回到宇宙中去,也许是星星。抑或是一株草,一滴水。谁知道呢?只是那时的我早已失去了意义,虽然不知道现在的自我有什么意义,但现在我能思考,能体验爱,这比一切都重要。
我以为情感比一切都重要。即使你拥有了全世界,但如果你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自己。我们存在着,想必可能就是寻爱之旅。漫漫生活路,有谁不是在寻求情感呢。可是,人总把自我的价值与社会信仰挂钩,以世俗的标杆来评定自己,去追求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意义的事物,从而忽视了自我,这就照成了周国平说的信仰的缺失。
那些有关个人的,有关梦想的,想仗剑天涯,想且自独行的。丢了都丢了。人总是孤独的,所以才要寻陪伴。孤独虽必然,但长久的孤独会让人哀伤。
我不曾历经世事,难免会“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我以为这是必要的,时代在变,价值也要变,不变的是永恒的孤独。少年是要能思考的,虽然丢人,但却不可耻。
也许,恰如杨绛先生在思考人生时所说的吧。当我走到人生边缘边缘上时,我向前看看,未必能找到存在的意义。向后看看,未必能看到未来的东西。但那时,却也如今识遍愁滋味,也能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不喜欢文以载道的正统,我只要性情中人,敢说敢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死后,就让我们尘归尘土归土吧。因为那以后的世界,已不属于我。
生是一个仪式,昭示着之前的世界与你无关,之后的世界才是你的。而死也是一个仪式,说今后你就走吧,世界再和你无关了。所以啊,存在便知足吧,这是你唯一能思考的时间,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