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一条短消息,号码陌生,内容也简单:
"张老师,我对不起您。"
这是谁呢?他怎么对不起我呢?一切都不清楚,我回了短消息:“你是.......”
过了好一阵,消息来了,“我是赵小娇。”
哦,原来是她,一个黑瘦,不善言语的小女孩的样子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么一个腼腆而不多事的孩子,她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我有点紧张了。
我又赶紧回了一句:“你没什么对不起老师呀!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告诉我?”
这次消息来得快些:“我不赶(敢)给您打电话,我古付(辜负)了老师的希望。”
“为什么?”
“期末我的语文考得差了。”
哦,这句话让我明白一点了。
赵小娇是随父母从外地来成都来打工的,听说她家在高山区,没有老师愿意到她们那里工作。请的代课老师也经常换。小娇家境又不好。学习上就更带了帐,上学期转到我班上,初到城市时,一切都让她不适应,学习成绩更是跟不上,严重的拖了班集体的后腿。加之穿戴土气,说话乡音又重。同学们也不大愿意接近她,她更觉得自卑。为了让她改变这种状况,也为了使她成绩不拖后腿。我开始在课内外处处关怀她,给她鼓动打气。慢慢地,她有了信心,变得开朗些了,成绩有了起色。这次期末她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比起刚到班上时,已经进步很大了。
想到这里,我马上又回了短信:“你已经努力了,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只要努力今后会更好!”
“是吗?老师。你不会埋怨我吧,我没给您争气!”
“不会的。”
“那就好,我生怕老师生气,不理我。”
“怎么会呢?”
"我会更加努力的,谢谢老师!”
朴素的语句,朴素的感情,多可爱的孩子!我的眼眶热了。
一切理论在这时都显得苍白,其实情感、志趣等非智力的因素,对于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来讲,千万要重视呀。
2010-09-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