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仿佛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的,让我在这个时间恰好参加《反本能》的共读。
本能,是一种原始的非理性思考的行为。它对我们的生存有着特别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对于自我和事物发展和探索又起到了阻碍作用。
就如累了,大脑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本能会命令或提醒我们休息,这是我们的基因“图式”,但至于这种“累”是身体真实的需求还是情绪的疲惫,这就不是“本能”要思考的了。
在上周听帆书非凡精读的《职场妈妈不下班》,讲述职场女性工作之余回家还要进行第二轮班,需要洗衣做饭,陪娃作业,为全家提供情绪价值,还要自我成长······
瞬间被戳中内心,引起共鸣。尤其发现在三种家庭模式中,无论哪种模式下女性都尤为不易,就决定做一期沙龙主题《职场妈妈要下班--家务分你一半》,在准备资料过程中孩子爸爸恰好醉酒一次,不觉间进行了情感代入。
于是我进入自己本能的经验图式:上班累是真的,但生龙活虎;一回家仿佛被抽尽了精力,什么也不想做,头痛,觉得特别疲惫,不想学习,甚至拖延到断了坚持200多天的日更,只管逃进小说,家务全给他干。
这中间有固然身体疲劳的客观,但更多是自己主观的放纵。
书中对“虚假的疲劳感”中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当你长跑觉得跑得很累,快吃不消了,脑海里回响“我跑不动了”的声音,这种疲劳感并不是肌肉不能继续的表现,而只是一种情绪和感觉。
是的,其实上周我的状态也是这样:工作有点累,情绪有点低落,感觉有点不爽,需要被看见被关注,而已。
大脑喜欢清晰的指令和清晰的感觉,在这样的时刻我只需要告诉自己,告诉伙伴:我累了,我想休息一下,我需要被关照一下。不拉扯,不能想放放不下,想提提提不起,就避免了大脑在云山雾罩下的本能“误判”,当它面临“放弃还是坚持?”的选择时,才更可能坚持一件很困难却会让自己进步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55342/50f04babaadc83d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