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更好的织里好果加?”这种又大又纯属无厘头的脑洞题,奇葩说是不能播的,私下聊天又实在没有必要操这种散心,李先生就不会有任何顾虑。和YAO先生聊天,李先生向来聊的无边无际,切换丝滑。
李先生的答案是袁事凯,YAO先生的答案是王羊明。相信他们的辩论应该会很好看,当然他们都没那么大机会,一个很快就玩完了,另一个立功立行没有,理论上立言了。
随便那么一想,我站YAO先生,本章看来,老子可能也是。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能做到这点的人,上下五千年来一双手都未必用得上,至少袁先生是做不到的,王先生理论上做到了。
当然,人性向善,愿意这样做的相信有很多很多,但既要有这个心,还要有这个能力和机会施展抱负,那就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就真的只适合茶余饭后调侃。比如最近冒出来的体育圈、金融圈、医疗圈三个圈儿的不堪入目,就挺让人一声叹息。而既没能力也没机会的普通人,除了像我一样在没人知道的小树洞里吐槽给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思来想去,聊天和思考的终点,从来都只有一个,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所拥有的。比如,被索吻了得到不曾谋面的陌生朋友的友情提醒;比如,古早的评论被翻出来还专门@我送上一个从天而降的表扬;比如,一大早得到简简认真的道歉和铺天盖地的表情包;比如,夏天周末的上午,吹着小风感受时间流淌……就觉得人间美好,那些雨女无瓜且无法掌控的事情,真的是毫无担心的必要。
不如偷换一下概念自娱自乐好了。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不必是天下,是自己,是自己所珍视的人,就是满满的幸福啦。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
【注解】
得宠或者被侮辱时就如同受到惊吓一般,将大患看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
什么叫作得宠或者被侮辱时就如同受到惊吓?其实得宠并不一定是开心的事,因为得宠就会担心失宠,失宠就如同受辱,得到与失去都是因为自己身份卑微、在人之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何得宠或者被侮辱都是卑下的事,同时又如同受到惊吓。
什么又叫作将大患看得像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我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拥有身体,害怕身体受到伤害,担心身体会陨灭;如果自己没有了身体,那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因此,如果一个人把天下和自己的身体看得同等重要,也许就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了;如果他忘掉了自己,心里只有天下,就可以把整个天下完全托付给他了。
通俗来讲,一个人过于看重尊严、荣辱同样对自身有害,很多人以为受辱伤害了自尊,其实受宠同样如此,因为被宠的前提就是默认自己的尊严比对方低下,而且宠辱之间还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对自己的心灵与精神更是不小的损害。
重视自己的身体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人们在很多时候都会更多地为自己着想。如果一个人对待天下的得失、荣辱、喜乐、伤痛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那么这个人治理天下是合格的;如果这个人对天下的关心能够超过对自己身体的关心甚至忘掉自己的身体,那么选择这个人治理天下是明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