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小朋友18年要升初中了。最近和爸爸参加了好几个国际学校的开放日。越看越倾向送心心去国际初中。
一圈走下来,国际学校最打动我的地方有三个,
-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演讲的能力
- 社会责任感
- 发现独特的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依次讲下。
一、探索、研究、演讲
同事的孩子在一所国际学校上高中,平时的学习形式是准备一个个的课题。老师给一个主题,孩子们按照这个主题自行组队、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做研究,最后汇报(presentation)。同事感叹,高中的小朋友,现在接受的训练,是我们在国内大学毕业进入外企之后才开始摸索着自学的。当然,距离我们大学毕业已经十多年了,不知现在的国内大学是否有改变。
在外企,很明显看到,很多中国同事是好员、执行者,但不爱讲话。印度同事则能说会道,做了一点点的事情,甚至都没做什么事情,也能巴拉巴拉说一堆。当然说的水平因人而异,但是人家起码肯说。到了管理层,演讲水平是基本功。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西方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了。
要培养孩子的探索、研究、演讲能力,需要兼备软硬件。软件是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硬件是学校的环境、设施和布置。
看的几所国际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是标配。
在N学校,我走在走廊上,两边是一间间教室,落地玻璃墙,可以看到里面上课的情况。课桌的摆放是以小组为单位,几张椅子围绕着一张课桌,老师站在前面授课,孩子们时而专注倾听、时而相互讨论。上课形式类似外企的workshop。
一路走过去,看到不同的教师,有英俊的白人青年、也有有色人种的女老师;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
教室前面是投影仪,代替了传统的黑板。幻灯片上的内容也是各式各样,有动画、有图片。有一张幻灯片上面的文字是在讨论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那个教室只有五、六名学生,一边听、一边记、一边思考。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读书会听过的美国的菲利普斯.艾克赛特学院。这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寄宿学校。1781年创立。扎克伯格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在这里,所有课程都是以讨论的方式完成的。老师和学生围坐在“哈克尼斯圆桌”前上课。
1931年,石油大亨哈克尼斯来到这所学校,让他们研究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己将给他们提供一大笔捐款。最终,校方发明了12名学生和老师围坐的圆桌教育方式,并沿用至今。包括数学、音乐等学科也是用圆桌教学进行的。
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参与到课堂中,我们最希望看到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我在那里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的对话和讨论顺利进行。”要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就必须做非常多的准备工作。
这所学校不布置作业,仅仅是需要进行课堂讨论,学生们在学习方面比任何人都努力,也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这所学校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分享各自的知识”。学校的标语就是“思考!讨论!提问与分析!”
二、社会责任感
我看过的所有国际学校,在他们的宣讲会上,都提到了:社会责任感。学校培养的方向,是孩子真正想为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N学校讲到,他们会组织学生去贫困的地方,让他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并不只是有繁华的大都市。
H学校很实诚,讲到能上他们学校的孩子,家庭都是还可以的(一圈看下来,上海一般国际学校初中的均价十八万一年)。在学校看来,精英和普通有钱人的区别在于:-
- 前者的观念是:“我出生好,所以我必须优秀。”;
- 后者是:“我出生好,所以我优秀。”
两者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
X学校讲到之前的一位毕业生,成绩在年级的后百分之三十,会弹钢琴,但也不至于出类拔萃(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可以达到十级了),但是她是那一批毕业生里面,最早拿到好几个知名学校的offer的。
这个孩子在她的材料里面写她的梦想,就是让所有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钢琴的美妙。
无论是否发自内心,起码学校的培养、国外大学的筛选标准,就引导孩子去思考、去真正为社区、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反观国内,有一个知名的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晓松说起他有一次在北大清华演讲,讲理想讲情怀讲家国天下。学生提问,问的是:“我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他崩溃。北大清华已经代表了中国学府的最高水平了,如果这里的学生想的是“找什么工作”,那我们国家的希望在哪里。
中国自古的士大夫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祸趋避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每读到这些句子,总会心潮澎湃。
我去年参加了国内初中的宣讲会,没有一家提到“社会责任感”,反而在国际学校听到这些强调,深感悲哀。
三、发现独特的自我
N校长答疑会上,一位家长问到:学校会送孩子去怎么样的学校?
校长回答:学校会看孩子希望去怎么样的学校,然后再帮助他去实现他的梦想。学校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当孩子确立了目标,学校会提供所需要的帮助。
这个答案蛮触动我的,之前读过其他的书和文章,都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在、那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我。反观我自己接受的国内教育,一样的标准、一样的答案,你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问问题、不要挑战老师。
这是中西方(也可能是东西方)教育的最本质区别吧。国内强调标准答案,西方强调个性。
在H校的宣讲会上,来自体制内重点学校的数学老师 **也提到,国内学生的数学水平是高均值、低方差。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学生的总体数学水平在国际上领先,可是真正的尖子很少,因为好的苗子“被平均”了。
** 听到几家国际学校介绍他们的师资,看到很多来自原体制内重点学校的校长、特级教师、教研主任。不禁感叹,体制内的好老师最后都流向了体制外。
X校提起,有些孩子从小学就在他们学校,由于家庭变故(经济条件),到了高中不得不回到国内的体制内学校,各种不适应。
之前也听说朋友的孩子从英国回来,先是进了一所体制呢重点高中,各种不适应,语文数学落后就不用说了,连英文老师也找家长投诉,说孩子公然在课堂上指出老师讲错了。实际情况是,英国课堂上学生挑战老师权威(其实也不是挑战,就是讨论)是很普遍的,孩子在英国接受的纯正英语教育,听到老师讲得不地道就指出来,这在英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换到国内,老师就受不了,并且老师是按照考纲讲的,并“没有”讲错。家长看看这样下去可不行,想办法把孩子转去了国际学校。孩子一过去,马上活过来了。不仅学业优秀,还带头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后来考上美国伯克利大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每一段都很重要。尤其是初高中的这七年时光,奠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底色。这七年,在国际学校?还是在体制内刷题?
很久以前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欧洲的那些贵族家庭为何得以传承。其中提到一层原因,是说这些贵族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他们哪个阶层的生活水准,如果将来家道中落,或者由于自身原因降低了生活水准,他们会各种不适应,然后用尽一切办法,重新回到原来的阶层。重点在于,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
最最悲哀的是:“你都没看过好的是怎样的,你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硬币的另一面
说了这么多国际学校的好,我也听说有的国际学校只是在招生宣讲的时候讲得花好稻好,可是,外籍老师的流动率很高,说的那些理念也未必会真正被落到实处。 毕竟,理念是理念,具体能不能执行还要看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具体的老师了,要碰运气、看概率。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里面批评美国的藤校。指出美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并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学校设立的标准,比方说一些贵族运动、乐器,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们才有机会接受到的教育,平民家庭没有办法负担这些费用。学校就用这些标准把平民子弟排除在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并不是说你在进入大学,以后可以花多少学费,而是在你在进入大学之前设的危害舍得为孩子投资多少。
这次看到的好几所国际学校都是2016年才开业的,虽然挂了国外知名教育集团的名号,可是具体的教学是什么情况、将来毕业生的去想还未可知。现在送孩子进去,有点小白鼠的意思。
国际学校并没有十全十美,国内体制也并非一无是处。最后的选择,看缘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