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人喜欢和别人比较。小时候比谁的书包好看,谁的字写得好,谁的成绩更好,长大之后比穿着打扮、比受欢迎程度,出入社会之后比收入、车子、房子......没完没了的比较。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和他人比较的心理,只是深浅程度不同而已。这来源于人类的动物性。
动物在丛林中作为个体存在的时候,它只有在明确自己和群体中其他个体的位置距离后,才能对自己的安危处境做出判断。
而且,动物为了更好的生存,在遇到非同类动物的时候,会以最快的速度探寻,对方和自己相比,哪一方更强,哪一方更弱,根据判断来采取行动。否则,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里欧说:动物性就是人性。所以,人类天生就倾向于和别人比较。
陌生人会面之后,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之内,双方就能大概的感知到彼此的地位差距。
人类这种严重依赖“比较”来衡量事物价值的直觉习惯比我们想象的还更为根深蒂固。
提起比较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攀比。
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介绍了《今日心理学》(11月)的封面文章《比较陷阱》(The Comparison Trap)。这篇文章说,其实比较和攀比不太一样。
攀比大多是出自虚荣心,但比较是用来进行自我认知的。
伦敦商学院的行为组织学教授托马斯·穆斯维勒说:“社交比较,也就是和别人做对比,是我们用来认识自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可见,产生“和他人比较”这种思维状态,其实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评价自我的标准不够清晰,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评估自己的尺子,从而不自觉的通过比较来确认“自我价值”。
为什么人们喜欢和别人比较?为什么人们会倾向于,以别人的观点和评价来作为定义自己的标准呢?
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别人和自己评价事物的标准是一样的。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李·罗斯做过一个实验:制作一块大牌子,写上颜色鲜艳的标语:欢迎来傻瓜餐厅吃饭。
然后随意挑选一些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在校园里举着牌子走一圈,并估计其他同学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的数量。
结果那些愿意去干这件事的学生都认为,这件事情有趣又好玩,其他同学也都会同意干。
而那些婉言谢绝的学生们认为,这件事情就像白痴一样,其他同学也一定不愿干。
两种人都觉得自己对他人的判断是对的,而且非常自信。
这种现象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别人跟自己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总是喜欢情不自禁的推己及人,觉得其他人的感受和判断,肯定都和自己差不多。
这种“过于自信”的毛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每个作家,在出版自己的书时,总是认为自己的书能够大获成功。但遗憾的是,读者们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书籍,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喜好。
再比如,政治领域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竞选总统的政治家,在正式投票之前,总会高估自己得到的选票数量。
“虚假同感偏差”这种思维里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那些不同意我们观点的人,或跟我们感受不同的人,我们往往会倾向于认定对方“不正常”。
李·罗斯的实验中,那些愿意举牌子的学生,会认为不愿意举牌子的学生小气、拘谨、固化。而拒绝举牌子的学生,都认为同意举牌子的人是神经病或者想出风头的人。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思维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干扰呢?
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盲目自大。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别人可能有自己一套完全不同的判断体系,而这套评估体系可能跟你的大相径庭。
另外,要养成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于那些跟我们想法或感受不一样的人群,不要先去怀疑甚至指责,应该多一些尊重和信任。
为什么人们喜欢和别人比较?言归正传,既然已经知道,他人的评价体系和你不一样,那么就意味着,不管你怎么做怎么说,总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有人满意你,有人不满意你。
即使你做得再好再完美,周围每个人对你的评价都不会完全一样。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呢?
总有人会比你在某些方面更好,你可以在看清楚他们的优点之后,向他们学习和取经,激励自己更好的进步。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这样的对比而时刻牵动自己的情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向上比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持续的比较下去,因为别人比自己好而难过,只会影响自己的自尊水平,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你可以和自己比较,让现在的自己比过去的自己更优秀,绝不能输给以前的自己。
柴静说: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
其实我们更需要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播种和收割。虽然有时候这个过程也许会有些长,可是不要慌,生命没有那么分秒必争。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然后再出发。沉住气,忠于内心,生命才会饱满。
为什么人们喜欢和别人比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