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在晚年撤回早期的主张,开始批评人本主义心理学过度乐观和忽略心灵阴暗面的特征。可惜他的批评被大部分人本主义运动所忽视。
马斯洛在过世前进入精神分析领域,肯定精神分析对人性的洞见。他发现自己一生曾如何逃避自己的愤怒、暴怒、 藏在阴影中的内容,并了解自己建立的人格理论强化了自身的防 御态度。(Schwartz, 1995; Hoffman, 1988)
《超个人心理学》(布兰特·寇特莱特)
马斯洛指出精神成长通常来源于痛苦的经历,而不是来源于肯定的、美丽的、 可爱的经历。
因此他提出“最低点体验”(nadir experience)的概念以强调面对死 亡的体验对自我实现者的意义。他试图纠正人们对高峰体验以及产生高峰体验的技 术的过分强调和过分的兴趣(Battista, 1996a)。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郭永玉)
马斯洛认为刻意去寻找高峰经验是徒劳无益的。
自我实现的精神生活不是由无 止境的一系列强烈的、高度兴奋的高峰体验所构成。尽管自我实现的生活包含时而 经历到的高峰体验,但它更多地由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感所构成。
在日常生活中体验 到的神圣的平和与宁静,马斯洛称为“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以区别 于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高原体验在自我实现者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郭永玉)
威尔伯曾说,一个人能“高峰体验’’到一个更高层次,这就像一个第一年学钢琴的学生有可能忽然有那么一段时刻弹的像钢琴大师一样好。威尔伯是这样制止这种曲解的:“状态是免费的 ,但结构却是挣得的"。
一个人必须建构或挣得结构(structure),在任何一个 层次/水平的人都可能在某些时刻体验更深或更高级的状态,但却必须通过努力 进修才能得到更深或更高级的结构。
就像那个弹钢琴的学生,他可能会有那么一 会有了钢琴大师的状态,但想要得到钢琴大师一样的水平,可还是要继续努力练习很长时间。
方天天. (2010). 从超越到整合——威尔伯的超个人心理学思想研究
我的妻子泰米对幸福的高度和深度进行了如下区分:
幸福的高度是指我们生活中体验到的情绪波动,它有高潮和低潮;
幸福的深度则指我们内心深处基本的幸福感。
比如,“忙碌奔波型”的人在成功后,其喜悦是短暂的,但这不会影响他们整体的幸福指数。幸福的深度就像是树根,提供养分,是生命的支柱。幸福的高度则像是树叶,美丽而有魅力,但生命却是短暂的,会随着季节改变直至枯萎。
《幸福的方法》([美]泰勒·本-沙哈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