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
是一个患了青春期精神分裂和社交恐惧的20岁男孩。也是爱奇艺里纪录片《心理现场》第三第四集的主人公。
这在两集,每一集二十多分钟的纪录片里,其实能透露的人物的心理信息已经很多很多了。
小凡的社交恐惧,起初我以为是她母亲在生活里太过于管束他所致。因为在跟咨询师的对话里,小凡就说过,她母亲跟村里同龄的母亲不一样,她对他的看管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这种母亲的过多侵入到儿子的个人空间的行为,我觉得迹象已经表露在小凡养鱼的事情上了。
小凡用了一个大水盆养了好几条小鱼。但是他的养法,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问题的。他把一条自己喜爱的小鱼,他取名叫中央台的,单独装在了一个小玻璃缸里,然后再放在大水盆中央里,这样就相当于他人为的把水盆里的其他几条鱼跟玻璃缸里的那一条鱼给隔开了。
其实这样的一种行为,是他心理疾患的一种外显。他自己就是玻璃缸里的那一条小鱼,虽然也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因为恐惧和害怕,自己把自己跟世界隔离了开来。
后来小凡的“中央台”死了之后,按照咨询师的说法,小凡这个时候对待小鱼的死的处理态度和方法,就是他个人在寻找克服自己心理障碍和突破自己自我设限的最佳时机了。偏巧,小凡的母亲又立马给小凡重新买了一条小鱼,并且还是放在了玻璃缸里。
小凡的母亲的说辞是,不单是为了小凡开心,她自己看到鱼也会开心。可是我却看出了一身冷汗。我看出了一个母亲对待儿子的控制欲。这一种可怕的错误的爱。即便小凡的母亲是潜意识的,但是想想足以让人心惊。
我以为以上那些,就是小凡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了,等到我看完有关他的整个纪录,我才知道我判断是错误的。小凡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来自于他父亲的专制和暴力。
随着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深入,咨询师捕抓到了跟小凡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源。小凡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跟他父亲有很大的干系。
后来小凡说,他小时候父亲经常打他,而他的父亲又是他们那个村里的唯一一个有正式编制的教师。所以他在处理家庭的事务上往往习惯使用命令式口吻和手段。父亲一打他,母亲就满村子的去找他。
小凡说他父亲有个前妻,前妻因为婆媳关系受了委屈喝药死了,前妻有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死了,他现在的姐姐也就是前妻的女儿跟父亲的脾性都是一样的火爆,并且现在在婆家关系也不好。他说,他奶奶的脾气跟他父亲一个样,遇到事就打就吵,一直到她自己老了,打不动,吵不动为止。
如此,大概的脉络就清楚了。小凡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专制和暴力之下,每当他遭受到暴力之后,母亲又倍加的疼惜他。在这种长期的担惊受怕和有可逃避的情况下,等到了青春期,正逢着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要接触和交往的人变得多起来的时候,他心里的自卑和担心,一起交加,整个人就崩盘了。
片子的最后,小凡说,他生病之前是从来没有跟父亲聊过天的。这次之后,知道了问题的根结所在,他希望能跟父亲有一次深入的沟通。
看到这一刻,说老实话,我是替小凡担心的,担心他的沟通是不成功的。小凡之所以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是因为有外界的因素在一直干涉,咨询师们在一步步给他施加引导和治疗。而现在,作为即将要沟通的另一方,小凡的父亲会在没有外界因素的介入的情况下,能意识到自己过往几十年的行为习惯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吗?
所以我一看这个纪录片,看这个咨询的机构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就有些失望了。他们只是在做一个单向的事情。他们以为把小凡弄清了他病根的所在,他自己就有能力去“弄药”来治愈自己了。其实更好的办法是,咨询师还要介入小凡的父亲那边去做沟通,帮助疏通父子沟通之间存在的障碍。也可能是咨询费没给够吧。好像他们并没有去做这个工作。
爱奇艺的这个《心理现场》纪录片我就看了四集,两个案例。我的感受还是蛮深的。那就是人的心理的隐疾,从根本来说,就是爱的能量的雍滞和流向的错位所造成的。
人们内心往往渴望得到爱和去施予爱。但很多人都不曾懂得一些章法。就像小凡的父亲对待小凡的暴力,可能是他一种严格的爱,但是最终只会以暴力的方式去施予。 而小凡能回馈这种爱的,就是一系列的精神分裂,出现幻觉以及社交恐惧的心理疾患。
所以,真正殷实的爱,它是一种良性的能量,是温暖的,饱满的,充满希望的,当然它更加重要的是能随时流动,互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