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我“儿子”(我家狗)病了,发烧39.6度,抱在手上浑身烫烫的。
带他出去看宠物门诊,却都下班关门了,循着门面上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说正忙着带孩子,不方便。
回到家,反复翻看百度和知乎上别人的经验分享,想分析得出些结论,好缓解“儿子”的病情。不想看得越多,越没了把握,有说吃阿司匹林的,有说吃阿莫西林的,有说都不能吃必须去宠物医院打针的,众说纷纭,难以总结出个定论。
其实之前去药房给“儿子”买体温计时,我就为此咨询过药房的医生,她们也不懂阿司匹林究竟能不能给动物吃。
无能为力之下,只能去超市买些“儿子”爱吃的东西,想让他恢复点精神。最后在超市里挑了一只鸡,既有营养,“儿子”也喜欢,回来炖熟喂给它吃。
想到以后可能再也没有谁一大早趴在床边叫我起床了,再也没有谁傻傻又固执地守在门边等我回家了,再也没有谁总爱搜集我的鞋子袜子内裤藏进自己窝里了……可他明明来我家才半年,他还不到9个月大,我就心里难受得很。
记得以前看高中同学发过一个QQ里的“说说”,是骂人家毒死了他家小狗的,说他母亲吃晚饭时吃着吃着,竟突然哭泣起来。我当时看见了也在下面留言骂那个毒害小狗的人,也能从理论上、逻辑上明白他和他母亲的难过心情。
这一次,我切身体会到这种心情,才有了真正的同感。
2
今天中午,去宠物门诊给“儿子”打了退烧针,傍晚时再测量体温,总算降到了正常值,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顾自己昨天的表现,我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手足无措,只能求助于百度和知乎,却又无力在网友纷繁的解释中拨开云雾,定位和归纳出最为靠谱的答案,最终只好通过买好吃的给“儿子”来做些杯水车薪的补救措施。
这次“儿子”生病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责任,我没养过狗,也没学习过怎样养狗,在完全外行的情况下我草率的把“儿子”买回家来养,早已注定了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将承担我犯下任何错误的全部风险。
我在想,要是这真是我的儿子/女儿而不是“儿子”呢?
除了去医院看医生这段时间,此外的所有时间,包括之前和之后N年,作为父亲,我会不会也像对待“儿子”一样外行?然后在摸索中边犯错边学习怎样成为一名称职的父亲?那我的第一个孩子岂不是成了试验品,他/她得多倒霉啊?
我们这些80、90后的独生子女,心灵上多多少少都受到过来自父母的伤害,不正是因为父母对“养育孩子”这件事的经验不足和一部分无知造成的吗?
我们知道,开车需要先系统学习,才能拿证上路;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先系统学习,获得资格证后,才有机会站上讲台;会计从业人员,考到相关证书,才能称得上是会计。那么,成为父母呢?
绝大多数年轻人,没有经过任何完整系统的训练,就当上了爸爸妈妈,成为父母的角色,这个过程是不完全连贯的,是值得怀疑其合理性的。如果我现在突然“喜当爹”,我教育孩子的方式会是这样的:
“我父母教育我的方式+我这二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女友父母教育她的方式+我女友这二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融合再加上我俩有孩子后的边摸索边学习。
现在的我顶多这样了。这是一种偏直觉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方式,必然存在大量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这对我的孩子,尤其是第一个孩子,简直就是人生的灾难。
3
说真的,我们的父母(不包括全部),尽管爱我们,但在我们心里烙下的伤痕太多了,这些都不怪他们,他们也是无心的,所以长大后我们不仅原谅了他们,并且感激他们抚养我们长大,还(将)会好好孝顺他们。
但就让这些伤疤一直静静停留在我们深心处吧,不要一不小心被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烙印在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同我们的父母当年一样,以爱之名,却毫不自知。
当你决定要小孩时,先想清楚自己是否已经是一名及格的父母了,而不是一时冲动要了孩子,却发现这也不懂、那也不会,才开始立志要成为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
而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那就主动屏蔽来自家人的催促,抓紧时间成长,让自己至少有个60分,最好有个80分,再来以做好了准备的姿态,迎接一个新的独立个体幸福降临。
系统的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父母”是年轻人成为父母前的必修课,这个步骤能不跳尽量不跳,反正我打算就这么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