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春》这篇散文,尽管在这秋意渐起的9月,讲《春》似乎有些不合时令,但是还是特别喜欢朱自清这篇经典散文。今天只讲了两小段,主要是在“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一句上花了一点时间,因为感觉初一的小朋友对“朗润”这个词理解有困难,所以我采取的是换词赏读法,就是让学生试着把“朗润”换成“绿”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还好,有少数几个同学能说出“朗润”是为了突出春山与冬山的不同:冬天的山是沉静的,因为颜色是冷色调的枯黄暗淡,所以显得有些萧条而无生机;春天的山是灵动的,一点点的变绿,在暖阳的照射下,多了许多生机,而绿色使树木变得更饱满,所以春山是明朗的,是润泽的。如果换成“绿”字就显得太客观而少了生机,也就不能突出春山一点一点活过来的感觉了。小朋友们的思维真的是很开阔,关键是需要老师去引导。
课后的云自习时间,我布置他们背诵四五六段,我也关了麦开始背诵这三段,有学生虽然听不到我的声音,但根据我的口型猜测老师是不是也在背书,我回答说是呀,因为要你们背诵,老师自然也要背诵啊,然后就看到孩子们背诵得更起劲了,师生一起背书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也一样要求自己背下来,只是随着年岁增长,记忆力越来越不好了,刚把高中背诵篇目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又要开始背诵初中的篇目,好吧,我就相信“脑瓜越用越灵光”这句话吧,与学生一起背书,与学生一起练字,与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如果能和学生一样充满青春的活力,那就更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