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这些年,做过很多份工作,最短的不足两个月,最久的有四年多。
涉世之前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可以一直为理想而奋斗,入世之后才发现,其实理想和生活本来就是两回事。
在职场里,和你谈理想的老板,大多都在耍流氓,反而直接和你谈“钱”这个俗物的人,才是最靠谱的。兜兜转转之间,几年光景一晃而过,在反复的波折中一直从未停止寻找。
一个人很早能够找到想做且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是幸运的。
二.关于工作的故事
第一次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处处充满了新鲜感,刚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每次出门喜欢坐公交车,可以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高楼林立,人影匆匆。
一直觉得这是认识一座城市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2010年初入北京,一来没有毕业,二来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第一份工作是在摄影棚做助理,工资不高,一个月只有1800块,基本上没有任何节假日,只要有活儿,随叫随到。
摄影助理是个辛苦的职业,专业上要熟悉各种各样的设备器材,每天布景、调试灯光不知道要把各种设备来回搬多少趟,摄影器材都价格不菲,每次搬动还都要小心翼翼,这些倒还简单,最重要的是商业摄影接触很多名模、演员、明星,前呼后拥的阵势与商业互捧的聊天,总觉得空气里有一丝丝不自在的气氛,但言语中还是要得体,他们虽不太会和我们这些打工仔计较,但老板会,失业的风险,还是随时存在的。
某广告拍摄现场(时间太久远,很多照片已找不到),当时的同事准备了个小册子,每有明星来便索要签名,不久就攒了很厚一本,当时我对此不屑一顾,如今很多照片已找不到,签名也没有。每天上午九点上班,其实就是在忙碌中迎来送往,加班工作到夜里一两点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只喜欢晚上工作,我们只能是熬通宵伺候着。
不久之后参与掌机拍摄,但依旧收入微薄,初夏换季想买几件衣服,路边小店衣服的标价让我想到了自己每月1800块的工资,想到工作几年的同事依旧每月拿着四千多块报酬,租住在地下室的床铺间,顿感加薪遥遥无期,前途渺茫,于是换掉了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再后来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活动拍摄,各种社会活动、比赛活动、发布会、电影首映式、电视台节目,因为经常外出,那段时间才真正对北京这座城市有了稍微多一些的印象。
这座城市的大,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东西南北,地铁对穿而过坐一趟可能要花几个小时,每一间深夜亮灯的写字楼,加起来不知有多少万正在加班的打工者,但彼时的地铁还很便宜,2块的通用票价,不限时不限距离。
《新少林寺》电影首映式姗姗来迟的成龙,记得活动是在当时的五棵松体育馆举行。 CCTV卡酷少儿春晚,候场排练的小演员们。 黄灿灿某活动及代言照,当时还是武汉大学的学生,因为一组写真走红,被称为“武大校花”。 刘红梅导演音乐剧改编电影《家》首映礼。虽说是改编,但不成功,影片其实就是放了几个机位把舞台音乐剧录下来重新剪辑,灯光、布景、表演等方面其实还是舞台剧的方式,不适合大荧幕。2014年偶然的机会进了剧组做剧照摄影,北京接的工作,拍摄地点在上海车墩,一路辗转到了影视城,就住在影视城门口的旅店,5月的上海本来已经很暖了,但拍摄经常到凌晨一两点,夜里的风还是很凉。
当时拍摄的是一部单元剧,组里没什么所谓的流量演员,邱心志、于波等主演算是剧的卖点,但整个影视城很热闹,隔两米宽的河对岸是舒畅担任主演的拍摄剧组,隔壁街上是陈凯歌在拍《道士下山》,阵容相比之下不可同日而语。
后来由在上海剧组认识的同行介绍了几个微电影拍摄的组,但加起来,在这个圈子里没有并工作多长时间。
上海车墩工作剧照真正意义上的转行是之后去了游戏公关公司做了策划,一做就是四年,原因也很偶然,当时正在一家公司拍工艺品,某天原来工作一段时间的公司老板找到我,简单聊了一次之后没多想就跳槽了,不过说到底也感谢那几年的工作经历,通过那几年才从一个小白到比较清楚懂得营销策划这一套,知道网上的东西有多少不可信。
2014年北京的雾霾,那两年的北京是名副其实的“雾都”,整个冬季几乎每一天都在这样的空气笼罩下,没有降雪,也看不到太阳转行有了比较多的闲暇时间,虽没有在做专职的摄影,但作为一项硬核技能一直有在发挥作用,公司公关事件、活动拍摄、闲暇时候自己的拍摄也做了不少。
每年去上海参加ChinaJoy,见识了各种有底线和无底线的营销炒作,那几年的游戏圈子里确实是花样频出脑洞大开,比现在手机上看到的这种“达叔回收装备”“是兄弟就来砍我”的无脑硬广有趣多了。
完美世界展台营销活动,另外一张图找不到了,从2013年起被各种媒体拿去用 电信游戏,若风的互动现场2015年领养了两只猫,取名为“无忌”和“莫愁”,来自韦庄《忆昔》一诗当中的两句“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爱屋及乌,在2017和2018年拍了很多流浪猫的照片,常去拍猫的地方是故宫、北海公园、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还有北京城区的一些老胡同里。
领养后两个多月大时候的莫愁和无忌 如今的莫愁 如今的无忌 闲暇时拍的部分流浪猫,一年多时间拍了很多只。其余闲暇的节假日,也常出去走走,京郊大部分可去的好玩的地方几乎都走了个遍,有一小段时间还趁周末做了次兼职的户外游领队。
25岁之后这几年的时间感觉过的极快,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时而惶恐,每年都有太多要做而没有做的事,人生的计划清单越来越长。
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次家庭聚餐2019年6月离开北京,走之前朋友们在家聚了一餐,把家里带不走的东西都送了人,出京的那天傍晚天气很好,路上没有什么车辆,不到一个小时车就已经出了北京,但回忆却仍留在那里。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