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特别流行“骗我的感情可以,别骗我的钱。”、“赚钱是女人的终生事业。”、“会赚钱的女人会生活。”诸如此类,我深深赞同。
不管男人女人,花自己赚的钱就是硬气。可是,这个社会主打赚大钱的,好像还是男人居多。
据说一个人对钱的欲望强烈程度,与家庭有关。也就是说,如果打小在家里受了没钱的苦,会萌发出再也不想这样活,再也不想那样过的想法,长大后就会有拼命赚钱的意识。
巧的是,我有个女性朋友,由于家庭原因,打小寄人蓠下。现在,她的家业小有显赫,令我望尘莫及。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我这辈子赚不到钱也算活该。记忆中,从小我家生活条件走在周围人的前列。别人家没自行车时,我家已经有了。别人家有了自行车,我家有了摩托车,别人家有了摩托车,我家有了小轿车。这一切是爸妈辛劳的结果,我们是理所当然的受益者。
嫁了老公,他自然承担起打拼赚钱的责任,我隐居幕后心安理得做着一份工作,顺带教育孩子。除了工资,没啥额外收入。
周围人偶有用奢侈品的,例如拿个LV包,我看几眼生出纳闷,好在哪里。也不羡慕,反而心想何德何能拿一两万的包,就作吧的想法。这么阿Q般想问题,深层原因还是钱财没达到,也许吧?
财富当然是好的,一个国家的GDP是物质标准,这是基础。每次看到电视上贫穷黑人的景象,非常难受。
问题是,摆脱掉贫穷,继续追求金钱,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有了十万想赚百万,有了百万想赚千万,好像极少有人在这件事上适可而止。倒是看到太多人在追求金钱的路上一路高歌,忘了初衷。好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也有激流勇退的,例如马云。从商届一步跨入教育届,利用他的财富大力支持教育事业。那天看他站在一众获奖的“乡村校长”中间合影留念,只见他神采奕奕一幅志得意满的样子。确实值得骄傲,这些钱花的妇孺皆知而又意义非凡。
关注社会,心系教育,马老师转型成功,但愿能给更多有钱人来点头脑冲击。
他们的大格局不是我等想有就有的,我关心自己多一些。
就目前来讲,我不止一次考虑过,以后用钱最多的地方在哪里。想来想去,还是日后孩子的教育方面。例如上个大学 ,留个学啥的。至于自己与老公,有车有房,生活基本保障没问题。唯一可能花大钱的是老年后得了病。而医保报销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呢,即使得了50万的病,花十来万足矣。何况我这么注意身心健康,得大病几率极小。
其实我也受过钱的折磨。前段时间弟弟做生意急需一笔钱,那时侄儿马上面临高考,据说有焦虑倾向。为了让弟弟早点回家陪孩子,我自告奋勇帮助筹钱。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冲别人借钱,而且总额是七十万。
两天内任务最终完成,但过程艰难。我陡然发现,四十多年没看重钱,实在是失策之极!
当我向一位朋友开口时,她先是一口答应,后来说再想想,再后来直接反悔。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我几乎是心里一边笑一边严肃的和她在电话中聊。最终她直言:如果是你自己买房需要我帮助,我会的,而你是给弟弟借钱,我老公有点不放心。很喜欢她的拒绝方式,直白,干脆。虽令我失望但能理解。早先年我去北京玩,顺便去看她。她在北四环中关村附近一栋大楼里,销售电脑和配件。楼内闷热无比,我们只呆了一会便呼吸困难就差缺氧。而那是她日常工作的地方,虽贵为老板,依然每天坚守。据她讲,午休只存在记忆中,早变成遥远的回忆了。也只有体会过赚钱不易,才更懂得珍惜和保护到手的钱财吧。
相比之下,我之前对钱的态度可以说是极随意。
朋友找我借几千元,我当时有事,直接把卡给她,告诉密码叫她自己去取去。还有另外的朋友深夜借钱,我从窗户上将卡扔下去。我这样随意对待钱,钱能认真对待我吗?用时髦的话讲,我与钱没有深刻联接。
而我一位朋友,不管从包里还是兜里拿钱,无论大额小额,总是整齐的一塌,决不凌乱。果然,她也是个有钱的主。
让我欣慰的是,近两年我对钱有了真切的爱意,希望钱地下有感,回馈我同样的爱。
钱钱,让我们两情相悦吧,拜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