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月读书笔记

一月读书笔记

作者: 芭蕉渐绿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1:08 被阅读0次

    一、《岛上书店》(美)加·泽文(Zevin.G)孙仲旭、李玉瑶译

    1、关键词:孤独、书店、陪伴

    2、简介: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A. J.费克里人近中年爱妻去世,生活变得孤独,但生活随着一个被遗弃在书店里的小女孩而发生了改变。

    3、阅读总结:这本书故事比较平淡,看完之后其实是有点失落的,但因为和自己的兴趣点“书店”有关,所以选择来读。没有太过深刻的道理,带着一点小小的温馨,有一些小句子很打动人。

    4、摘抄:

    (1)独自生活的难处,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样的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

    (2)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A.J.F.

    (3)“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那一段是这样的,“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4)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

    (5)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6) 读小说需要在适合它的人生阶段去读。

    (7) 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8)有时候书本也要到适当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共鸣。

    (9)开书店有几分英雄气概,收养一个孩子也有几分英雄气概。

    二、⭐️《无声告白》伍绮诗

    1、关键词:家庭、跨文化、成长

    2、简介:一个白人女孩嫁给了一个中国男人,整个家庭都处在别人的异样眼光中。美丽聪慧的大女儿为了实现母亲的梦想而孤独的活着,并在这种掩饰自我的成长中选择了死亡。这不可避免的死亡带来了家庭中所有人的思考与成长。

    3、阅读总结:

          这篇小说的涉及到的内容很多,种族歧视、同性恋、家庭、兄妹、婚姻,描写非常细腻,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最重要的是,开始的单刀直入的描写给人一种已知结局却忍不住层层深入并进行探索的快乐。

           除了被这本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所吸引,其带给我对生活的感悟是很多的。我之前突然觉得我父母四海丝毫不关注我的成长,对于任何决定都让我自己选择,现在看来,这种自然的成长方式其实是一种幸福。

    4、摘抄:

    (1)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你只是学会了如何得过且过而已。

    (2)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

    (3)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4)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5)从那以后,就总是这样,只要她伸出手说,别让我沉下去,他就握住她的手,不让她下沉。就是那一刻,莉迪亚想,从那里开始,一切都错了。

    (6)他们的身体变老了一些,他能感觉得出自己肩膀下垂了,也摸得到她腰线以下分娩手术留下的十字形疤痕。黑暗中,他们温柔相待,似乎明白彼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三、《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1、关键词:直面真相;知识分子的理性

    2、简介:这本书坚持了王小波一贯的文风,犀利、直接并且带着知识分子的理性。对于社会问题,他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常给人一种透彻的感觉。叛逆而真实是我对他的感觉。

    3、阅读总结:哎呀,王小波这种男人真的非常的迷人。表面上放荡不羁,实际上思维开拓而深邃,在很多方面都敢于直面社会的真正问题,敢于说真话。对于我来说,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本应该有的样子。

    4、摘抄:

    3.1有关知识分子:

    (1)我们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则是: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国服务。想要崇高,首先要搞到一份高薪聘请,以便拒绝掉,这也太难为人了;在知识分子里也没有普遍意义。所以,除了树立形象,还该树立个森严的道德体系,把大家都纳入体系。从道德上说事,就人人都能被说着了。 所谓道德体系,是价值观念里跟人有关的部分。

    (2)现代的欧美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讨论社会问题: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把价值的立场剩给别人。

    (3)我也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我也有答案,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4)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有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和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管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谁要骂我是民族虚无主义,就骂好了,反正我从小就不是好同学——只产生了一个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倘若说到世道人心,我承认没有比中国文化更好的传统——所以我们这里就永远只有世道人心,有不了别的。

    (5)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

    (6)在一个社会里,大众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不是该成为知识分子的金科玉律呢?我认为这是可以存疑的。

    (7)没有感性的天才,就不会有杜拉斯《情人》那样的杰作;没有犀利的解析,也就没有昆德拉。

    (8)最后说说知识分子该干什么。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中国的知识分子后一样向来比较出色,我倒希望大伙在前一样上也较出色。

    3.2有关国学:

    (1)我对国学的看法是:这种东西实在厉害。最可怕之处就在那个“国”字。顶着这个字,谁还敢有不同意见?这种套子套上脖子,想把它再扯下来是枉然的;否则也不至于套了好几千年。它的诱人之处也在这个“国”字,抢到这个制高点,就可以压制一切不同意见;所以它对一切想在思想领域里巧取豪夺的不良分子都有莫大的诱惑力。你说它是史学也好,哲学也罢,我都不反对——倘若此文对正经史学家哲学家有了得罪之处,我深表歉意——但你不该否认它有成为棍子的潜力。

    * 这个问题恰好和赵老师谈过呢,老师所说的话中,最令我深刻的几乎是,很多文化知识很难用国界来划分。

    3.3有关中国文化:

    (1)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

    (2)我个人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

    (3)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4)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

    (5)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这种想法的背后,是把外国人当成另外一个物种,这样对他们的成就就能客观地评价;对本国人则当作同种,只有主观的评价,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

    (6)由知识的差异可以产生权力。

    (7)人生活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之中,他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利。我对自己所在的文化有所批评,这是因为我生活在此地,我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所以有批判它的权利。

    (8)我是中国的国民,我对这个国家的希望就是:希望这里永远是太平年月。不管海外的学人怎么说我们庸俗,丧失了左派的锐气,我这个见解终不肯改。

    (9)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

    (10)我更相信乔治·奥威尔的话: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承认一加一等于二;弄明白了这一点,其他一切全会迎刃而解。

    (11)我要说出我的结论,中国人一直生活在一种有害哲学的影响之下,孔孟程朱编出了这套东西,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上层生活。假如从整个人类来考虑问题,早就会发现,趋利避害,直截了当地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说实话,中国人在这方面已经很不像样了——这不是什么哲学的思辨,而是我的生活经验。我们的社会里,必须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把未来的命脉握在自己的手里。

    (12)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3.4关于科学:

    (1)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指出:“有人说科学现在和永远是有国际性的——这是不对的;科学和别的每一项人类创造的东西一样,是有种族性和以血统为条件的。”

    (2)到那时又该说:科学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东西一样,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特异性为基础的。以此为基础,划分出中国的科学,这是好的。还有外国的科学,那是邪恶的,通通都要批倒批臭。中国数学、中国物理和中国化学,都不用特别发明出来,老祖宗都替我们发明好了:中国物理是阴阳,中国化学是五行,中国数学是八卦。到了那时,我们又退回到中世纪去了。

    (3)真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没有平等:从打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

    3.5有关性别

    (1)一个人的生活不能单纯地依赖社会保障,还要靠自身的努力,而且一个人得到的社会保障越多,自身的努力往往就越少。正如其他女权主义门派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向社会寻求保障的同时,也就承认了自己是弱者,这是一个不小的失策。

    (2)我承认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别的:既不意味着某个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优越,也不意味着某种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高明。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是她的父亲,我也别无所求了。

    * 大概是因为收受妻子的影响吧,感觉王小波在性别观上真的非常正。

    四、《行者无疆》余秋雨

    1、关键词:欧洲;游记;文化

    2、简介:这本书是余光中先生漫游欧洲的游记,随着它的脚步走遍欧洲的土地,也从而体会背后的文化韵味。

    3、阅读总结:先生的语言平实而生动,将历史和文化背景穿插其中,娓娓道来。即便是坐在床头静静阅读也会觉得自己跟着先生的步伐走遍了欧洲的每个角落。每一场旅行都应该如这般,在美中思索,在思索中感悟。

    4、摘抄:

    (1) 中国人刻苦耐劳,偶尔也休假,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欧洲人反过来,认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是为了休假。

              因为只有在休假中,才能使杂物中断,是焦灼凝冻,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现。

                                                                                                               ——《罗马假日》

    * 当随着先生的步伐到达伟大的罗马,却发现家家商店大门紧闭,条条街道没有行人。原因是,罗马人都出去休假了,这种真真正正放空自己回归生活的状态,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2)英国人思维自由而生态不自由,说喝下午茶便全民普及。同时同态,鲜有例外。

            中国人思维不自由而生态自由,管你什么国粹、遗产、诗意、文化,全然不理,各行其是,就连最普及的事情也有大量民众不参与,不知道。

                                                                                                                ——《两方茶语》

    * 中国有着大量的文化遗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文化意识总是不能够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反而越发的束之高阁,成为艺术与标本。近年来每当出现文化遗产纠纷时,我总是觉得一阵惋惜。

    (3)上几代东方文化人大多数以歆羡和追慕的眼光看待欧洲文明,结果便产生了一种以误读为基础的滥情和浅薄。这种倾向在欧洲本身也有滋长。当历史不再留有伤痛,时间不再担负使命,记忆不再承受责任,它或许会进入一种自我失落。

                                                                                                             ——《总结 在寒夜》

    *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瑰宝

    (4)文艺复兴退潮的标志或应该是米开朗琪罗之死吧。我渐渐明白,一个辉煌时代的代表者也会遇到人格困境,而他的人格困境,很可能正是这个时代失去辉煌的标志。

    (5)政治阴谋不是政治,健康的政治鼓励人们真实地生活,自由地表达生命;成功国的政治追求正派、理性、负责、诚恳、宽容。

    (6)文化从低层次而言,包括全部的日常生活方式,从高层次而言,包括人们的教养和素质,因此,良好的政治理想都与文化有关。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文化教养和举止雄关上的衰退,比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更让人震惊。

                                                                                                         ——《哈维尔不后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月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lpuqtx.html